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3-07-26 09:44:07
原標題: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重返叢林 感受苦聰人的“一步千年”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重返叢林 感受苦聰人的“一步千年”
來源:新華社
編者按:
這是中國里程最長的公路,北起新疆喀納斯,南至廣西東興,穿過新疆、西藏、云南和廣西,完全建成后全程長達10065公里。
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翻越舉世聞名的昆侖山、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
這是民族特色最濃郁的公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回族、俄羅斯族、藏族、獨龍族、傣族、景頗族、壯族、京族……幾十個民族沿路而居。
這是讓人熱血沸騰的公路,她從阿爾泰山奔騰而下,穿過雪山、草原、沙漠、冰川、熱帶雨林,最終抵達蔚藍大海。
這就是219國道!
反復思考了好幾天,70歲的張普忠老人決定做一件大事:趁著暑假,和老伴王素英一起把孫子孫女帶到山上,帶回到他兒時生活的森林,帶回到60多年前他居住的山寨,帶回到叢林中的生活。
“這事很重要,知道過去怎么苦,才知道今天有多么幸福。”張普忠說,“兩者相對比,可以教育他們一下。”
張普忠是云南紅河州金平縣者米鄉下新寨村上納迷村小組村民,苦聰人。苦聰人意為“高山上的人”,是拉祜族的一個支系,目前有3萬多人,主要居住在云南鎮沅縣、金平縣等地的哀牢山區。
這是7月23日拍攝的云南省金平縣者米鄉上納迷村一景。
上午10點左右,吃過早飯,磨好砍刀,帶上水壺和干糧,張普忠一家走出家門。出發前,張普忠特意讓孩子們穿上苦聰人的民族服裝。在他看來,今天的活動和過節一樣隆重。
上山前,張普忠的妻子(左)把準備的水和干糧交給張普忠(7月23日攝)。
7月23日,張普忠和家人出發前往大山。
張普忠(左一)帶領妻子和孫輩出門準備進山(7月23日攝)。
7月23日,張普忠和家人步行穿過村子。
大霧彌漫在山間,一條護林員騎摩托車壓出來的小道蜿蜒曲折,伸向叢林深處。張普忠不時停下來,摘下路邊的樹葉或者野果,向孩子們介紹。
7月23日,張普忠(左二)在樹林中邊走邊說,向孩子們介紹野果、草藥等知識。
7月23日,張普忠為孩子們找到一種野果。
7月23日,張普忠(左一)摘野果給孩子們吃。
7月23日,張普忠(右一)在叢林中為孩子們介紹草藥。
“這是我們苦聰人的藥,哪里疼了,可以把這種葉子揉碎了敷上去。”“這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零食,酸桿子,可以用來解渴,渴的時候咬一口,立刻就不渴了!”張普忠用砍刀砍下一截酸桿子,把外面的皮剝掉,讓孩子們品嘗:“味道怎么樣?”
記者也摘下一截咬了一口,一股深入骨髓的酸爽立刻涌入大腦皮層,讓人只能咬牙堅持。三個孩子臉上也都露出痛苦的表情。
“誰會喜歡吃這種東西?”剛剛小學畢業的大孫女張英小聲說。
“零食還是雪糕好吃。”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張麗紅補充了一句。
孫女的話,似乎扯動了張普忠內心深處的某根神經,他的臉色嚴峻起來,陷入了沉思,半晌,才又抬起頭來:“我們那一代人,生病了都沒有打針吃藥,野菜野果掏來了之后,沒有鹽,就是很淡地吃。山藥弄回來了,點一個火燒完把皮刮干凈,一個分一點,就這樣度過的。”
7月23日,張普忠(右一)把揉碎的草藥“納次”放到小孫女張麗紅的額頭,問她有什么感覺。
7月23日,張普忠(右)為孩子們展示酸桿子。
7月23日,張普忠的小孫女張麗紅品嘗酸桿子后,露出痛苦的表情。
苦聰人在歌謠中這樣訴說自己的生活:“樹葉做衣裳,獸肉野草當食糧,芭蕉葉是苦聰人的屋頂,麂子的腳印是苦聰人的大路。”云南詩人哥布也曾在自己的詩作《醒來的西隆山》中對苦聰人的悲慘經歷進行過描述:“遺落在原始森林中的孩子——苦聰人/忘了賜給他們食物/忘了賜給他們衣服/忘了賜給他們房屋/甚至忘了賜給他們/萬能的火/千百年,千百年/他們存在于/與世隔絕的密林深處/與草木為伴/和野獸為伍/穿著樹葉和獸皮/吃著野果/住著不遮風不擋雨的/芭蕉葉的棚子/看不到未來/看不見一絲生活的陽光……”
20世紀50年代初,國家了解到苦聰人的狀況,派出工作隊進入茫茫林海尋訪,找到苦聰人時,他們仍然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狩獵游居、鉆木取火、構木為巢……1959年,新華社一篇名為《苦聰人訪問團在原始森林的邊緣訪問》的報道記錄了這樣的故事:“在苦聰人大寨的訪問大會上,苦聰老人塔則用顫抖的雙手接過了發給的棉毯。他不住地撫摸棉毯上的絨毛,感激得老淚橫流。這個老人曾經在深山密林里飄流了幾十年,從來沒有穿過棉衣、蓋過棉被,晚上就赤身裸體地睡在火塘邊。”
7月23日,張普忠的老伴王素英(左)用芭蕉葉給孫子制作“衣服”。
7月23日,張普忠的老伴王素英(右二)用芭蕉葉為小孫女張麗紅制作“衣服”。
在工作隊的耐心勸說下,苦聰人陸續搬出森林。云南省金平縣志記載:至1963年,共3739名苦聰人搬出山林。從沿襲千年的游獵生活到定居,苦聰人的命運實現了驚人一躍。
國家撥出專款,給苦聰人購買農具、耕牛、種子、口糧、衣服和其他生活用品。工作組的同志,熱情地把新的生產技術教給他們,開水田種稻谷,苦聰人穿上了布衣,吃上了大米,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從這里進去就是我們原來的寨子啊,新民寨!”在樹林中邊走邊說大概一個多小時后,張普忠突然激動起來,他用砍刀劈開樹木之間的藤蔓和灌木,幾乎是小跑著走進了密林深處。幾片較為空闊沒有樹木的空地,看上去與密林的其他部分略有不同。“沒錯,就是這里,新民寨。我小時候就在這里,那時我只有五六歲。”
7月23日,張普忠砍開藤蔓和灌木,準備前往自己曾經住過的新民寨。
7月23日,張普忠在樹林中行走,準備前往自己曾經住過的新民寨。
“來,我們一起搭個房子,苦聰人以前在森林里住的房子。”張普忠招呼著老伴和孩子。砍樹枝、做房梁、搜集芭蕉葉……兒時熟悉的場景喚醒了藏在心靈深處的技藝,不一會兒,一個簡單的窩棚架子就搭好了,在“屋頂”放上芭蕉葉,再在“地板”上鋪滿芭蕉葉——一個漂亮的芭蕉棚子就建成了。
“以前我們住的棚子比這個大一些,七八口人住在里面,拿茅草或者樹枝一小格一小格地隔出來。兒子媳婦在一邊,姑娘在一邊,老人在一邊。”看著孩子們在棚子里打鬧,張普忠笑著對記者說,“這樣的棚子也就是住一到兩個月,等周圍的東西吃光了,我們又重新搬家。”
7月23日,張普忠(左)和老伴王素英在搭建芭蕉葉棚子。
7月23日,張普忠(左二)給孩子們演示以前的苦聰人如何搭建房屋。
7月23日,張普忠(左)和老伴王素英在搭建芭蕉葉棚子。
7月23日,張普忠(左一)和老伴王素英在鋪設芭蕉葉棚子的“地板”。
7月23日,張普忠的老伴王素英(右)和小孫女張麗紅(中)、孫子張偉軍一起搭建芭蕉葉棚子。
7月23日,張普忠(左一)和老伴王素英(右一)、孫子張偉軍(左二)、小孫女張麗紅一起鉆進芭蕉葉棚子。
告別了原始部落的生活之后,苦聰人依然面臨眾多難題,貧困就是其中最難的一個——苦聰人雖然走出森林,但直到20世紀末,許多人仍住著茅草房、杈杈房,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
1990年,政府統一發放建筑材料,張普忠一家的房子從茅草房換成了石棉瓦房。從1998年9月起,云南省政府撥出近4000萬元專款,在者米鄉實施“每年解決1000人,用5年時間,解決5000人溫飽問題”的“155溫飽工程”。2004年,初步實現了包括苦聰人在內的拉祜族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學上的目標;19個自然村通初級鄉村公路、通水、通電,基本實現溫飽目標。2006年,云南省開始實施拉祜族苦聰人五年脫貧計劃。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戰在哀牢山深處打響。各級各方紛紛出資解決苦聰人吃飯難、上學難、行路難、住房難、飲水難、看病難等問題,推進產業開發扶貧。2019年,包括苦聰人在內的拉祜族群眾如期實現整族脫貧。
這張拼版照片展示了苦聰人住房的變化:上圖一為2023年7月23日張普忠老人根據自己記憶還原的當年苦聰人還處在原始社會時在森林里搭建的芭蕉葉棚子(新華社記者費茂華攝);上圖二為1984年金平縣頂青公社苦聰村寨里的茅草房(新華社記者閔福全攝);上圖三為2001年11月拍攝的金平縣者米鄉下納咪村苦聰山寨嶄新的石棉瓦房(新華社記者藺以光攝);下圖為2023年7月23日拍攝的金平縣者米鄉興發嶺村(新華社記者陳欣波攝)。
2021年,張普忠一家用約17萬元蓋起了一棟兩層的鋼筋水泥小樓,兒子、兒媳、女兒以及三個孫子、孫女都有自己的房間。在張普忠所在村寨,像這樣漂亮的小樓還有好多座。今日苦聰山寨,村民用上了沼氣和電灶,普及了智能手機,住上了磚混樓房;新一代的苦聰人有了本科生、博士生……
7月23日,張普忠的大孫女張英(左)、小孫女張麗紅(中)和孫子張偉軍在家里玩耍。
7月23日,張普忠(前左)、老伴王素英(前右)、大孫女張英(后左)、孫子張偉軍(后右)和小孫女張麗紅(中)在新居中合影。
這是7月23日在金平縣者米鄉一處香蕉種植園內拍攝的香蕉。
7月23日,金平縣者米鄉一處香蕉種植園內,一名當地拉祜族苦聰農民在查看香蕉生長情況。
“以前煮飯都要去很遠的山澗里面用竹筒取水,現在水直接引到了灶臺旁,太幸福了,你們不要忘記,這個不是輕易得來的。”張普忠在芭蕉棚子里繼續給孩子們講述著。
張普忠說:“這些過去的事很重要,要傳下去,我要不斷地講給他們聽,等到他們十七八歲,就理解了。這個就是憶苦思甜。”
下午快兩點的時候,張普忠帶著有些疲憊的孩子們踏上了歸途。
7月23日,張普忠的小孫女張麗紅和孫子張偉軍穿著芭蕉葉“衣服”在芭蕉葉棚子前留影。
7月23日,張普忠的大孫女張英(左)、孫子張偉軍和小孫女張麗紅在芭蕉葉棚子里打鬧。
7月23日,張普忠和家人在芭蕉葉棚子里合影,從左至右為張普忠、小孫女張麗紅、大孫女張英、孫子張偉軍和老伴王素英。
此時,云開霧散,陽光灑滿叢林。往事不會像這林中的云霧一樣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散去,它們存在于張普忠的記憶里,也會長存于歷史的記錄中。
這片陪伴了苦聰人數千年的森林,目送著張普忠一家走出叢林,也目睹了苦聰人扶老攜幼,從這里出發,邁步走向從未曾想過的新生活:一步千年。
策劃:李銀、鄭衛
統籌:費茂華、周大慶、劉金海
記者:費茂華、陳欣波、楊植森、呂帥
新媒體編輯:張善臣、徐嘉懿、周大慶、郝建偉
圖片編輯:羅曉光、任正來、馬晶、宋為偉
海報:崔文
翻譯:寸琦、周家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