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2022-03-26 14:09:03
原標題:"齊"心"魯"力|精準化管理、全過程溯源,看看這里的“科技春耕”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濟南3月25日電(記者 邵琨)長勢如何?墑情怎樣?缺不缺水肥?下一步該如何打理……如今在山東一些地方,農戶通過一部手機便能得到答案。
疫情影響下,出行不便,但山東省鄒平市明集鎮解家村種糧大戶劉水波并沒有耽誤春季小麥巡田作業,他種了1500畝小麥,這幾天常在家利用手機App查看麥田長勢。
“每一個地塊的土壤pH酸堿度、氮磷鉀含量、含水量、土壤溫度等一目了然。隨時查看,非常方便。要是沒有這個,每天在地里至少要走一萬步。”劉水波說。
2020年6月,明集鎮智慧農業平臺投入使用,涵蓋種植地塊的位置、面積、周長、海拔、坡度等基礎信息,還能監測莊稼長勢、土壤狀況、病蟲草害等,及時給出管理方案。
“近期易出現哪些病蟲害、如何防治、該補充哪種肥料等,農戶通過手機App就能實現田塊級精準管理。”明集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牛方鵬介紹。
這是劉水波的手機App截圖。(受訪者供圖)
“以前是地里出現病蟲害了再治理,現在手機App能提前給出預防方案,一旦有了病蟲害,拍照上傳很快就有專家給出解決方案。”劉水波說。
傳統種植模式下,農戶大多認為用肥料多,產量就高,只有大水才能澆透。有了智慧平臺幫忙,當地農戶的施肥量明顯減少,但更精準有效,再加上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等設施,明集鎮的農田每畝大約可節肥20%、節水50%,節省人工成本50%。
除此之外,智慧平臺還可實現農田生產管理溯源。大戶們將田間作業每個環節的相關信息上傳到智慧平臺,最終每塊地都會形成一個二維碼。
“從播種到收獲的各環節信息,一掃便知,方便后期農產品質量溯源。糧食收獲前,農戶可通過平臺進行測產,直觀看出哪個品種產量更高,有利于后續的推廣。”牛方鵬說。
如今,當地種糧大戶種植水平大大提高,種糧積極性很高,不少人還想擴租種糧。“還想多租幾十畝地種糧食,但我們鎮上已經沒有了,只能去其他地方流轉了。”明集鎮西宋村種糧大戶宋明泉說。
近年來,山東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一系列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已應用到山東多地的農業生產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