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2024-11-14 08:52:11
原標題:為世界性難題交出“公益訴訟之答”
來源:法治日報
原標題:為世界性難題交出“公益訴訟之答”
來源: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董凡超
11月13日,地處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省交界處的南四湖畔層林盡染,“豐”景如畫。
在蘆蕩飄雪、風光旖旎的湖心小島上,有一座寧靜和諧的小漁村——山東省微山縣湖興漁村。最高人民檢察院2024年京外首場新聞發布會在這里召開。會上發布了最高檢第五十四批指導性案例,通報最高檢督促整治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案有關情況。
長期以來,江河湖泊的流域治理屬于世界性難題。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案(以下簡稱“南四湖專案”)是最高檢直接立案辦理的公益訴訟案件。重返辦案現場發布指導性案例,最高檢副檢察長、南四湖專案組組長張雪樵表示,南四湖專案作為最高檢繼萬峰湖專案之后又一跨區劃流域生態治理公益訴訟案件,是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在跨區劃流域生態治理領域的成功實踐。
南四湖舊貌換新顏
南四湖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同時也是京杭大運河航運交通要道、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輸水干線和重要調蓄水庫。十多年來,地方黨委、政府一直致力于治污,但因為多重污染交織,跨行政區劃治理不統一,邊治理邊污染的局面沒能得到根本性扭轉。2020年8月汛期,南四湖流域多個斷面出現Ⅳ類至劣Ⅴ類水質。
新聞發布會上,張雪樵介紹說,經生態環境部建議,最高檢決定基于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事實進行公益訴訟立案,并成立由四級檢察機關組成的一體化辦案團隊。歷時1年零11天,相關四級檢察機關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05件,其中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85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20件。通過督促各地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多重污染在根源上基本得到控制,再現綠水青山美麗畫卷。
經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按照同一區域、同一時相、同一種衛星遙感數據等基本方式對比辦案治理前(2020年10月)與辦案治理后(2021年10月)的南四湖流域水體,顯示水質明顯好轉,污染程度顯著降低。2022年,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監測數據顯示,南四湖流域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歷史首次達100%。
近年來,最高檢又積極推動南四湖區域開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南四湖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5A級景區。
漫步湖興漁村,三年前村口的黑水溝、村尾的臭魚塘已不見蹤影,每位村民臉上洋溢的熱情、發自內心的快樂和自信,讓人深深體會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巨大魅力。
促推執法標準統一
跨區劃流域治理成為世界性難題,其根源在于行政執法標準的不統一。
南四湖是山東省設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蘇魯兩省的工礦企業分別執行不同的外排廢水硫酸鹽和全鹽量標準,兩省的運輸船舶雖然行駛在同一條航道上,但在船舶污染物是否可以直排入湖方面存在不同規定。
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廳長徐向春表示,“南四湖專案”辦理過程中,為推動跨區劃流域實現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最高檢秉持“雙贏多贏共贏”理念,積極協調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督促山東、江蘇、安徽、河南四省著手編制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這是首個國家牽頭統一編制、以地方標準形式發布的流域型綜合排放標準,填補了南四湖流域水環境保護統一執法標準的空白。
“南四湖標準是跨省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協同管控的重大創新,對推進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協同保護具有重大意義,為全國其他跨省流域綜合治理起到引領示范作用?!鄙鷳B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程緒水表示,現在,全國越來越多的河湖正在由“分段治”“各自治”,走向了“全域治”“聯合治”。
融入法治監督體系
“‘南四湖專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多年難以完成的治理任務,成功在于檢察公益訴訟融入了法治監督體系,善于將中國特色的政治體制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張雪樵介紹指出,專案組包括三省分組以及各級檢察機關,主動爭取黨委、政府支持,貫通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凝聚合力,確保破難攻堅。為此將該案指導意義提煉為:檢察機關辦理重大公益訴訟案件過程中,對監督阻力較大的公益受損突出問題和違法事項,應當向黨委、政府報告,爭取理解和支持。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志愿者參與公益訴訟辦案過程,通過媒體參與和公開報道,有效促進規范辦案,提升辦案效果。
張雪樵說,南四湖治理牽涉地域廣,關系到數千萬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對于行政機關是否依法履行職責、公共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護等問題的分析研判,有必要通過公開聽證有效聽取相關各方意見,了解有關情況。對于辦理案件中涉及認定事實、適用法律或者問題整改阻力大等情形,檢察機關可以組織公開聽證,充分聽取行政機關整改中存在的客觀困難,加強各方對行政機關履職的督促,促使行政機關主動及時依法履職。對于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可以進行全案聽證,著重體現第三方專業機構對辦案成效評估結論的客觀性、專業性和權威性,提升司法辦案公信力。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7年7月至2024年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05萬件,其中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領域案件52.6萬件,占總量50%以上,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司法保護,充分運用法治力量服務美麗中國建設。
“就在上周的11月6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法律司司長帕特麗莎女士到訪最高檢,在觀看‘南四湖專案’的短視頻后,高度贊賞中國檢察機關在環境治理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并表示要推動其他國家分享中國公益訴訟的制度與經驗?!睆堁╅哉f。
本報濟寧(山東)11月13日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