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2024-11-01 08:47:11
原標題:經濟大省挑大梁的啟示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原標題:經濟大省挑大梁的啟示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近日,各省份陸續公布前三季度經濟增速數據,在當前我國經濟增長面臨復雜環境和不小壓力的情況下,這一數據備受關注。特別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六個經濟大省,因其在全國經濟大盤中處于特殊地位,增速的關注度更高。令人欣慰的是,六個經濟大省心懷“國之大者”,堅持“國家所需”與“本省所能”相結合,前三季度經濟增長都交出了優異答卷,切實做到了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
據統計,經濟大省經濟總量合計占全國的45%,人口規模合計占全國的40%左右,堪稱國家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前三季度,除廣東省因為經濟總量基數最大增速相對慢一些外,其他五個經濟大省GDP增速均超過了全國平均速度,彰顯了經濟大省的擔當,展示了“挑大梁”的底氣。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
底氣源于審時度勢,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經濟快速增長背后離不開政策的持續發力和保障。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經濟作出以“兩重”“兩新”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在有效落實存量政策的同時,近期又圍繞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擴大國內有效需求等方面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接續釋放了巨大的政策紅利。經濟大省聚焦政策端搶抓機遇,主動承接國家存量和增量政策,把政策機遇落到項目上、落到經營主體上,推動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
底氣源于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動力動能。通過創新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要素配置,進而推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是經濟大省的共同規律。細看前三季度經濟大省的創新成績單,廣東新經濟增加值占全省經濟的25.5%,同比增長7.0%,增速比GDP高3.6個百分點;江蘇省統籌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基本建成,全國重點實驗室累計達35家;山東省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5%,高于全部規上工業2.3個百分點……自立自強水平持續提升,創新驅動成果迭現,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新動力新動能。
底氣源于夯實根基,厚植實體經濟沃土。實體經濟是強國之本、富民之基,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中流砥柱”,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基礎。經濟大省都是制造業大省,自覺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不斷錘煉實體經濟這一“看家本領”,工業增長普遍高于第一、第三產業,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實力更強,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前三季度,廣東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超過GDP增速;江蘇裝備制造業增長8.9%,增速高于全部規上工業1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3.5%……堅實的實體經濟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了基礎,為經濟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底氣源于精心滴灌,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經營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經營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前三季度,經濟大省在優化營商環境、弘揚企業家精神、出臺惠企政策上持續發力,有力激發了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江蘇20條”“浙江32條”“廣東30條”“山東利企惠企政策清單”“河南科技助企惠企政策新十條”“四川惠企‘直達快享’”,圍繞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破解企業急難愁盼問題,經濟大省分別出臺硬核惠企政策,精心呵護經營主體茁壯成長。精心滴灌,結出累累碩果。前三季度,浙江民企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80%,進出口占全省總值的80.7%;河南省民間投資增長9.5%,高于全省投資增速2.8個百分點……民營經濟為經濟大省“挑大梁”提供了“硬支撐”。
底氣源于昂揚斗志,書寫改革奮斗新篇。善于用改革的方法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這是我們的成功經驗。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山東提出“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當好排頭兵”、江蘇提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浙江提出“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勇當先行者”……經濟大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偉大事業中,立時代潮頭、領風氣之先,不斷續寫“春天里的故事”新篇章,為“挑大梁”續足充沛的改革動力。
同時也要看到,受多種因素制約,經濟大省仍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結構調整壓力較大等困難和挑戰。第四季度,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效應不斷顯現,加上前期“兩重”“兩新”等存量政策逐步轉化為實物工作量,政策將更有合力、改革將更有動力、市場將更有活力,為經濟大省“挑大梁”增加了更多積極和有利因素。
風好正揚帆,奮斗正當時。經濟大省要帶頭抓好第四季度經濟工作,每個省份都要在前三季度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再鼓一把勁、再加一把油,認真落實黨中央確定的各項政策舉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