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察日報
2024-10-31 08:48:10
原標題:火山草原引客來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火山草原引客來
來源:檢察日報
今年8月,內蒙古自治區察哈爾右翼后旗檢察院檢察官前往烏蘭哈達火山群開展公益訴訟“回頭看”。
今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察哈爾右翼后旗檢察院在8號火山草原被破壞現場召開公開聽證會。
烏蘭哈達火山群
烏蘭哈達火山群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察哈爾右翼后旗(下稱“察右后旗”)的遼闊草原,30余座火山面積約為280平方公里,擁有不同類型的火山錐、火山口、熔巖臺地、熔巖流景觀、堰塞湖、峽谷等,被譽為天然“火山博物館”,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科普價值。
近年來,察右后旗檢察院聚焦露天采礦、破壞植被、推倒網圍欄等破壞烏蘭哈達火山群生態資源問題,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綜合運用檢察聽證、制發檢察建議等方式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履職,守護火山草原。
還原火山地貌
烏蘭哈達火山群是第四紀晚期火山作用的產物,經歷了兩個地質時期的火山活動,分別是第四紀晚更新世(距今12萬年前)和全新世(距今1萬年),形成了許多重要的礦產資源。其中,玄武巖、浮巖、火山渣都是優質的建筑材料。
2022年11月,察右后旗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團隊在對火山周邊環境進行巡查時發現,某礦業企業存在露天開采、非法占用草原、毀損自然植被等情況,致使原生地形與地貌均被破壞,且其開采作業易使巖體穩定狀態遭到破壞、邊坡巖體發生變形,可能影響礦山正常運作,對周邊人員安全構成威脅。就此,該院對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部門進行立案,并通過無人機取證固證。隨后,該院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嚴格履行監管職責,責成某礦山企業制定修復計劃,并按相關技術規范要求修復生態環境。
相關職能部門收到檢察建議后,立即督促某礦業企業治理礦山環境,限期恢復植被,實施邊坡削坡、危巖體清除等工程,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定期監測露天采礦坑邊坡穩定性。
截至目前,該企業已投入修復治理資金3050萬余元,對露天采場覆土復植,覆土量達20萬立方米,覆土面積110萬平方米,建造固化水泥花壇2200余個,種植草籽40余公頃,植被成活率達到80%。
“不僅生態環境得以治理修復,礦山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護。”察右后旗林草資源保護站站長李彬說。
火山與草原和諧共生
“你看這火山,像極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爐!”在烏蘭哈達火山群中,1號至8號火山較為矚目,當地村民根據其形態、顏色和位置,將其分別命名為紅山、火燒山、北煉丹爐、黑腦包、中煉丹爐、南煉丹爐、北尖山和南尖山。村民們世代依偎火山、放牧草原,生活好不愜意。
但是,平靜生活一度被干擾。“羊倌放牧已經放到了火山口……”2023年,察右后旗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5號火山口附近多處網圍欄遭到破壞,個別游客駕車開進火山草原保護區,草原被碾壓。該院隨即立案調查。經查,部分網圍欄是周邊村落農牧民私自推倒的。
為了盡快讓火山草原得到有效保護,2023年4月,察右后旗檢察院依法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積極對火山草原資源保護和旅游開發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修復5號火山口附近遭破壞的網圍欄,依法對違法行為人予以處理。
牧民為何要推倒網圍欄?網圍欄修好后是否會再次遭到破壞?察右后旗檢察院在與行政機關溝通的同時,深入5號火山口周邊牧民家中了解情況。原來,烏蘭哈達火山群附近的草原被劃定為保護區,其中囊括了牧場,網圍欄的設立使牧民放牧不再像以前一樣便利。
察右后旗檢察院與相關職能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反復研究討論火山草原保護方案,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在火山草原牧場為牲畜開辟專用通道,以滿足當地牧民的放牧需求。不久,5號火山口周邊破損、被推倒的600余平方米網圍欄全部完成補修。
今年以來,察右后旗檢察院持續發力,積極與公安、林業、文旅部門會簽文件,推動形成治理碾壓草原違法行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檢政”銜接機制,全面加強火山草原生態環境共建共護。
擦亮“火山草原”名片
在8號火山腳下,瑪瑙隨處可見。察右后旗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負責人張永平說:“有的游客就是奔著瑪瑙來的。”據了解,瑪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能源自火山中的礦物,經過長時間的地質過程最終形成。
記者在旅游媒體平臺上檢索“烏蘭哈達火山”幾個字,“瑪瑙撿拾攻略”立即彈出。一傳十,十傳百,烏蘭哈達火山群瑪瑙爆火。但是,有的游客不滿足于一般的撿拾行為,他們自備鐵鍬、鏟子等鐵制挖掘工具,采挖形似瑪瑙的石頭。游客采挖過后,8號火山草原滿目瘡痍,小土坑遍布,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火山草原完整的自然風貌,損害火山草原生態環境,致使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今年9月,察右后旗檢察院在8號火山草原被破壞現場召開公開聽證會,與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一致同意檢察機關的監督意見。隨后,察右后旗檢察院向有關行政部門公開宣告送達檢察建議書,建議其在8號火山草原附近采取適當方式,設置一定數量宣傳標語,提醒游客保護草原生態,倡導文明旅游;加強日常巡查監督,依法對破壞火山草原違法行為予以處理,助力火山草原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有關職能部門已完成對被破壞草原的整治修復,設置警示牌20塊、開展普法宣傳3次,有效遏制了不文明濫挖行為。
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察右后旗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郝小平表示:“我院專門成立了火山草原檢察官流動辦公室,在高質效辦好每一個火山草原保護案件的同時,開展法治宣傳、擦亮‘火山草原’名片,目前已經開展了6次普法活動。”
十月底,天氣轉寒,火山草原熱度不減,身著宇航服的游客置身獨特地貌,如同星際漫步。
“我們這兩年能賺上錢全靠這片火山,盡管最近天冷了,但游客一點都不少。”張女士在烏蘭哈達火山群開了個航天服飾租賃商店,隨著當地火山旅游業蓬勃發展,她的生意也蒸蒸日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