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2023-04-19 09:36:04
原標題:文科實驗室與理科相比有何不同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文科實驗室與理科相比有何不同
來源:科技日報
文科實驗室中的實驗,尤其是數據驅動型的實驗,從本質上講是一個數據的發現、歸集、管理、加工,乃至對基于這些數據總結得來的規律的認識過程。相對于理工科的實驗,文科實驗室中的實驗場景更加豐富,不可控的因素更多,特征上更加趨向于數據密集。
◎實習記者 李詔宇 朱 璽
實驗室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對促進科技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新文科”建設的深入推進,為人文社會科學服務的文科實驗室應時而生,方興未艾。近日,山東師范大學召開文科實驗室建設工作研討會,文科實驗室建設再次引發熱議。
什么是文科實驗室?相對于理工科實驗室,文科實驗室有何突出特點?應該如何進一步推動文科實驗室建設?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聯系多所高校專家,對文科實驗室的相關情況進行調研。
進入發展新階段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實驗室這個名詞通常與理工學科緊密相關。然而,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人文社科研究提出了定量化、精細化、標準化等方面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傳統的文獻閱讀、論證思辨等方法來研究人文社會科學,顯然不夠全面和深入,文科實驗室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事實上,文科實驗室這個概念并非新生事物。
早在20世紀80年代,國內部分高校就面向法學、經濟學開設模擬法庭、沙盤教學等實驗活動,奠定了文科實驗室建設的雛形;20世紀末,教育部分批設立了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這成為文科實驗室建設的開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各個部門分批規劃的80多個重點實驗室包括文科實驗室在內陸續落地,成為文科實驗室建設的關鍵突破;隨后,教育部于2018年啟動“新文科”建設、于2020年公布首批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名單,這些都標志著文科實驗室發展進入新階段。
目前,各高校穩步推進文科實驗室建設,相關決策部署正逐步落實。
復旦大學國家發展與智能治理綜合實驗室(以下簡稱復旦實驗室)執行主任吳力波介紹:“復旦大學圍繞黨中央提出的‘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重大命題,依托政治學、理論經濟學、新聞傳播學等優勢人文學科,對復旦實驗室進行頂層設計,確定了‘全球治理與發展研判’‘長三角區域風險治理與決策’‘中國智慧的智能傳播’3個研究方向,目前已建成深度智能仿真計算平臺、智能輿情監測與追蹤平臺等。”
北京外國語大學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北外實驗室)主任李佐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北京外國語大學面向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的融合與創新,以聚焦前沿課題,發揮北外優勢,探索嶄新機制,服務國家戰略為目標,以‘探索人工智能,解碼語言奧秘’為使命,不斷探索語言智能的理論體系,學科體系和關鍵技術創新,更好服務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北外實驗室理事會副理事長唐錦蘭表示,北外實驗室是學校“十四五”期間的重要工程,也是“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抓手。目前,他們在智能外語教學、學科知識圖譜、全球語言智能翻譯服務系統等領域的研究卓有成效。
融合多學科研究方法
李佐文認為,文科實驗室的設立是為了探索交叉學科領域重大戰略問題。“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問題會涉及研究人類自身認知規律和機制的問題,需要腦科學與神經認知科學的介入,需要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加持,更需要二者的相互結合。以語言智能研究為例,語言智能領域的問題僅憑傳統的語言學方法很難解決,需要依靠先進儀器、智能理解和生成技術等的幫助。文科實驗室應該把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與理工科的研究方法充分結合起來,發揮好二者各自的優勢。”他表示,北外實驗室正是在發揮學校傳統語言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深度學習,多模態、多語言數據分析技術,不斷推動語言教學和研究的突破性進展。
將人文社會科學與理工科學的研究方法充分融合,正是文科實驗室的最大特點,也造就了其獨特的優勢。除了研究方法,這種融合還體現在科研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李佐文介紹,北外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擁有不同的學科背景,他們在共同完成研究任務的同時,也在彼此學習。由此,文科實驗室成為整合優化人才資源,打通文理學科壁壘,培養文理兼備的新型科研人才的平臺。
文科實驗室和理科實驗室在研究內容上也存在差異。
吳力波介紹,文科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是基于各種先進科技設備的可控實驗。舉例來說,利用腦電技術研究人的行為選擇的心理機制就屬于這類實驗。而另一類實驗,指的是數據驅動型的實驗。此類實驗搜尋各類數據,再將這些數據集成到實驗室的數據庫中,通過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數據的特征挖掘、趨勢預測與系統仿真,最后還原出一個復雜的、可被用于人文社科研究的、模擬的、可計算的社會系統。
也就是說,文科實驗室中的實驗,尤其是數據驅動型的實驗,從本質上講是一個數據的發現、歸集、管理、加工,乃至對基于這些數據總結得來的規律的認識過程。相對于理工科的實驗,文科實驗室中的實驗場景更加豐富,不可控的因素更多,特征上更加趨向于數據密集。吳力波表示,復旦實驗室正是基于對涵蓋政治、經濟、金融、法律法規、能源以及新聞輿情等領域的超百億個各類數據進行實驗,才取得了一批重要進展。
未來呼喚更多支持
文科實驗室的快速發展,和近年來“新文科”的建設是分不開的。
李佐文表示,打造文科實驗室是“新文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文科”建設的關鍵抓手。“作為不同學科關聯的融合點,構建自主知識體系、話語體系的平臺,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實驗場,文科實驗室在探索科研新范式、創新育人新模式,提升發展新動能,檢驗‘新文科’建設成效等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他說。
吳力波同樣認為,文科實驗室的發展是對整個人文社科領域研究方式的一次重大創新,與“新文科”建設彼此聯系、密切相關。
然而,正如許多新生事物一樣,文科實驗室也面臨諸多挑戰。
李佐文指出,文科實驗室在明確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構建資源共享和成果認定機制以及在解決現實問題中形成產學研鏈條這三個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今,科研成果認定標準仍然以發論文、出專著和完成國家社科項目為主。文科實驗室中取得的相關成果,很難作為學術成果納入評價。”李佐文強調。
而在吳力波看來,文科實驗室的發展對于學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對相關學科的既有研究范式也造成了相當大的挑戰。“目前來看,相比理工科實驗室,文科實驗室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各方對文科實驗室在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力度都略顯不足。”她說。
那么,該如何推動文科實驗室發展,讓“新文科”建設走得更遠?
“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以交叉融合為特征的新學科,以及人才培養新模式,都是文科實驗室建設發展的關鍵詞。”李佐文表示,“我們還可以在相關的數字人文研究、教育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提升、中國故事的智能傳播等方向持續發力。”
吳力波則強調了支持力度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加強對于文科實驗室的政策、資金等的支持力度,讓文科實驗室更好發揮作用,助力‘新文科’建設走得更遠。”她表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