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3-02-28 13:55:02
原標題:打造“新工匠” 各地因“產”制宜出高招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打造“新工匠” 各地因“產”制宜出高招
來源:中國婦女報
編者按
“新工匠”精神不僅是對傳統工藝的堅守傳承,還應包含對科技創新的領悟發展,通過創意、創新,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的價值,才能讓傳統的工匠精神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近年來,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凸顯,各地圍繞戰略性產業集群,加快構建“新工匠”培養體系,推動更多青年人成長為行業企業技術技能骨干,夯實產業技能根基。
河北保定:成立工匠學院 重點培養“高精尖缺”人才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工會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召開,計劃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建設以工會主導、學校依托、企業支持、崗位實訓等功能為一體的保定工匠學院,開展工匠培訓活動,組織工匠群體進行技術交流競賽,打造更有競爭力、帶動力的工匠人才新高地。
據了解,保定工匠學院旨在為職工開展職業教育培訓,提升職工技術技能水平,重點培養“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聚焦職工技術創新,努力把工匠學院建設成為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技術創新的基地,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孵化、展示、交流轉化的平臺和載體,逐步帶動全市工匠人才隊伍、技能人才隊伍全方位、全鏈條優化,有效賦能產業園、產業功能區建設。
此外,保定工會將從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保障等環節入手,推動構建產業工人全面發展的制度體系,全面優化技能人才發展生態。到2025年,培育5000名“保定工匠”和縣級工匠,構建起一支高技能產業人才隊伍。工會將緊扣技能技術人才的“引、育、管、用”,全方位做好“保定工匠”管理服務工作,并結合全市產業發展實際,會同黨政有關部門,協調社會各界,進一步創新工匠培育命名和服務管理工作,著力構建組織引領、社會主體、就業創業、政策扶持、激勵保障各環節有效銜接的培育服務體系,形成培養、選樹、推薦、使用的人才培樹機制。
浙江臺州:以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實現“以技助企”“以技提薪”
浙江省臺州市是行業工資集體協商的發源地。自2003年啟動以來,臺州市摸索出“建行業工會、談行業工價、測行業工資、簽行業協議、督行業工價”“五步曲”的行業工資集體協商臺州模式。近年來,該市工會探索推行能級工資集體協商。目前,已有3985家企業開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實現省、市、縣三級“產改”試點企業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全覆蓋,惠及職工超過50萬人,為“擴中提低”開辟新路徑,為“積極發展基層民主”注入新內涵。
能級工資集體協商是“以要素論價值”、完善分配制度的有效探索。為此,臺州各級工會把能級工資集體協商作為具體抓手,并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維護職工勞動、技術參與初次分配的合法權益。2019以來,臺州技術工人總量增加了40多萬人,平均工資增長了20%以上。同時,臺州各級工會積極發揮工會組織優勢,圍繞“技酬掛鉤、薪酬激勵、職業發展”三大協商內容,以精準需求、科學設置、民主參與為重點,以“先技術后工資、先發展后分配、先集體后個人、先協商后實施”為原則,深化推廣“民主懇談、集體協商、職代會審議、協商備案、職代會報告”五步基層民主工作法,不斷推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提質增效。
山東威海文登區:加大政策激勵 培育技能人才“領頭雁”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出臺相關政策,實施文登籍學子“雁歸計劃”,最高發放10萬元“學業補貼”;加大對企業和職工的政策激勵,累計發放獎勵資金60余萬元;鼓勵一線技能人才領銜創建創新工作室,區級以上創新工作室達到173家;堅持先模人物評選向一線傾斜,產改工作以來,獲得表彰的10名省級以上勞動模范,20名威海工匠,5名威海市職工創新明星,均來自生產一線,成為技能人才的領頭雁。
文登區總工會還鼓勵職工立足崗位提升技能,對通過考試或參加競賽取得初、中、高級技術等級的,給予一次性200、400、600元補貼,3年來全區共發放補貼100余萬元;2020年以來,全區各級工會共舉辦競賽1256場,參賽企業458家,參賽職工4.6萬人次,每年舉辦10多個工種的技能比武和培訓活動,以競賽比武打造金牌產業工人。此外,文登區總工會還注重對產業工人的思想引領,打造了3處“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實踐基地,到企業宣講“三種精神”100余場次,打牢了產業工人的思想基礎。
江西贛州南康區:以人為本深耕特色產業 推動“工人”變“工匠 ”
來自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的鄒專生是一位從事家具行業26年的傳統木匠師傅。他文化程度不高,通過技能學習培訓,一步步成長為一名熟練掌握機械數控化操作的精切工,獲得“中國家具行業工匠之星”“贛州工匠”等榮譽。在南康,像鄒專生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在工會的關心支持下,學習掌握技能逐漸成長成才,由農民工到產業工人,再由“工人”轉變為“工匠”。據統計,該區推動4.5萬名農民工轉變為產業工人,其中1000余人成為名副其實的“工匠”。
近年來,贛州市南康區為打造更多星級木匠,堅持把提升技能水平作為推進“產改”的重要目標,通過推薦認定、培訓認定、考核認定、競賽認定、學歷教育等方式開展星級木匠認定,暢通南康木匠從“一星級”到“大師”的全過程晉升渠道。
該區通過調整技能人才薪酬,提高產業工人經濟待遇。目前,南康區家具產業工人每月平均工資由2020年的4750元增長至2022年的6280元,薪資水平實現穩步提高。此外,經認定的二、三、四、五星級南康木匠,分別獎勵500元、1000元、1500元、5000元,“木匠大師”獎勵達5萬元。同時,南康區積極調動家具企業參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積極性,鼓勵家具企業培養星級南康木匠,對星級南康木匠人數達到企業在職產業工人總數50%以上的,給予相應獎勵。 (整理:徐陽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