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2023-02-17 15:03:02
原標題:量價雙降 生豬養殖“磨底期”何時結束
來源:中國商報
原標題:量價雙降 生豬養殖“磨底期”何時結束
來源:中國商報
本報記者 馬嘉
從2023年首月的銷售“成績單”看,部分豬企表現低迷,銷售量和收入雙雙下降,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線。業內人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在豬肉價格“跌跌不休”的背景下,全行業再度陷入持續虧損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養豬虧損短期內實難“見底”。
上市豬企量價雙降
如今,上市豬企面臨著銷售量、收入雙雙下降的局面。根據1月生豬銷售情況簡報,溫氏股份、新希望等超過10家上市豬企的銷售量、收入環比均下降。截至目前,此前一直在“成績單”中領跑的牧原股份還未公布1月份生豬銷售情況。據中國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超過10家上市豬企的生豬銷售均價低于15元/公斤,遠低于16元/公斤的行業平均成本線。
大宗商品分析機構上海鋼聯—我的農產品網農業分析師表示,規模豬企年后快速恢復出欄,月度生豬出欄計劃穩中有增,出欄仍將承壓。年前的大豬仍有部分余量,市場豬源穩定且充裕。
“當前14元/公斤以下的生豬價格已經處在全行業的成本線之下。”一位長期從事生豬行業調研的業內人士坦言,“今年生豬養殖業的行情仍不太樂觀,7月之前可能會迎來生豬價格的上漲,預計七八月后生豬價格在14—16元/公斤。 ”
生豬價格下跌直接影響了豬企的利潤水平。按照16元/公斤的成本計算,新希望、溫氏股份等頭部上市豬企生豬的毛利潤已經有1元/公斤左右的虧損。
盡管生豬價格處于下行通道,但部分豬企對生豬行情仍有信心。新希望方面表示:“從我們的觀察來看,預計消費端2023年會比2022年有明顯好轉。通過調研各省份的母豬供應情況,我們對2023年生豬價格的看法總體來說還是偏積極的,生豬價格短期內受到了二次育肥造成的影響,但全年應該是前低后高,部分月份應該會超過20元/公斤。”
行業再入虧損周期?
當前,生豬養殖業再度面臨全行業虧損的局面。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表示,從當前的生豬價格來看,整個行業已經普遍進入虧損期。
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2月10日發布的數據,2月第2周全國豬料比價為4.01,環比上漲0.25%。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生豬養殖頭均虧損為272.27元。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上市豬企的擴產進程仍在繼續。根據目前統計的12家上市豬企出欄目標計算,2023年其目標出欄量將超1.6億頭。若目標達成,這12家上市豬企的目標出欄量占比將達到全國出欄量的22.89%。
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通過2月的供需數據來看,生豬價格仍有可能繼續探底。在供應端,卓創資訊監測全國重點養殖企業2月生豬出欄計劃量環比1月增幅4.83%,供應的增加對生豬的價格仍有利空影響。
“從去年11月開始,生豬供給就在逐漸增加,特別是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生豬上市量在短時間內增加明顯,而且高于上年同期。”朱增勇說。
生豬價格或還將繼續下跌。國內某上市豬企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各大集團企業生豬出欄量大,但市場需求有限,這個局面對生豬價格無實質性利好,未來生豬價格或難改下跌的局面。
“磨底期”何時結束
近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進入《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確定的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國家發改委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并指導各地同步收儲。
據了解,豬糧比價是指生豬價格和作為生豬主要飼料的玉米價格之比,是直觀反映生豬養殖成本收益的重要指標。預警機制分為三級,當豬糧比價低于6比1時,發布三級預警,連續3周處于5比1至6比1時,發布二級預警,低于5比1時,發布一級預警,啟動收儲工作。該機制有助于調節豬肉市場供需,穩定豬肉價格,助推生豬市場健康發展。
此次收儲或能提振生豬養殖業的信心。朱增勇說:“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啟動后,短時間內會提振養殖者的信心。養殖端現在處于虧損狀態,養殖戶存在抗價惜售的心理,對凍豬肉收儲工作的啟動還是非常期盼的。”
卓創資訊農產品分析師也認為,今年2月,生豬出欄計劃環比增加16%,生豬養殖以及屠宰環節均呈現供需雙增且供大于求的態勢,這將給生豬價格走勢帶來負面影響。但目前生豬價格已跌至成本線以下,部分養殖企業出現了抵觸情緒。隨著凍肉收儲政策的發布,近期生豬出欄節奏或放緩,生豬價格或暫時觸底企穩。
溫氏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對2023年生豬養殖業市場行情持謹慎樂觀態度,看好全年平均豬價。從大周期來看,行業處于景氣周期。如果2023年豬價表現較好,可能會對未來兩年的豬價有所沖擊,2024年、2025年豬價可能表現稍弱。”
鏈接
農業農村部:
確保生豬等重要畜產品安全供給
近日,農業農村部召開畜牧獸醫工作部署會,總結2022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勢,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
會議指出,2022年,畜牧獸醫系統堅決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部黨組安排要求,聚焦生豬等重要畜產品穩產保供,實現肉蛋奶產量創歷史新高,動物疫情形勢總體平穩,畜產品質量安全保持較高水平,產業素質持續提升,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會議要求,2023年,畜牧獸醫工作要把全面提升畜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能力作為首要任務,穩生豬、增牛羊、強禽業、興奶業,扭住設施裝備、疫病防控、飼料保供、綠色發展、產能調控等關鍵。
會議指出,要確保生豬等重要畜產品安全供給,繼續完善和用好生豬產能調控,擴大肉牛肉羊生產,提升奶業競爭力;加強重大動物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控,落實好現行綜合防控措施,突出強化檢疫監督,縱深推進疫病凈化和區域化管理,持續推動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深入實施豆粕減量替代行動,圍繞提效、開源、調結構,綜合施策,促進飼料糧節約降耗;大力發展設施畜牧業,提升設施化裝備水平,完善高效立體設施養殖模式,加快補齊草原畜牧業設施化短板;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加快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建立健全畜禽糞污利用處理體系,深入實施養殖“減抗”行動。(宗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