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3-01-04 08:48:01
原標題:【現場·我在我思】“為母校寫校牌”是學生珍視一生的校園記憶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現場·我在我思】“為母校寫校牌”是學生珍視一生的校園記憶
來源:工人日報
最近,江蘇常州一中學更換大門校牌的事引起了網友關注,因為校牌既非當代名流所題,也不是選自古今書法家字帖中的字,而是由該校一名學書法近3年的初二學生所寫。原來,該校啟動了“你的名字我來書寫”活動,所有學生都可用自己擅長的字體書寫校名來參賽。最終經過評選,14位同學的作品脫穎而出,而之后校牌會定期更換,其他13幅優秀作品也會陸續被掛在大門處,換下的“書法校牌”則會被保存在學校檔案室中。
“‘我為母校寫過校牌’,這事值得驕傲一輩子”“相比于名人題字,這樣的校牌顯得更有意義”,社交平臺上,網友紛紛為這一創意點贊,對幸運的學生表達羨慕。這樣的心情不難理解,就拿我個人來說,小學時在一次班會上做主持人的照片,我至今仍視為珍藏;大學畢業多年,每次回母校我都會專門去曾經的宿舍樓下走走看看。這些,都是我成長中的校園記憶。
讓學生寫校牌,常州這所中學并非頭一個。在山東萊西、河北石家莊、浙江杭州多地都有中小學采取了類似做法。把學生作品當作學校的門面,這首先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事,這么做不僅弘揚了傳統文化,而且為有書法特長的學生提供了展示機會,有助于提升他們在書法方面的自信,還可能在成長道路上產生持久的積極作用。
進一步說,當校門上掛著的可能是自己或者同學書寫的校牌,這將有助于增強學生們對母校的熱愛。以校牌為引導,學生們會更加關心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像對待自己的東西一樣愛惜學校的物質和名譽。從小建立這種責任意識,將使學生們日后進入職場和社會時,以“我是其中一員”的態度積極投身其中,而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事也給我們更多啟發,包括學校可以多用心為不同特點的學生提供展現各自才華的機會。比如,對喜歡種植的學生,可以開辟區域讓他們伺弄花草、培育果蔬;對愛好做手工的學生,可以創造機會讓其成果為師生所用;對心細、喜靜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參與學校圖書館工作,在管理卡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公眾關注“學生寫校牌”的新聞,其實是在關注這種形式背后更深層的問題:什么樣的教育能給一個人帶來更長遠的正面影響?
學校是育人之地,人們期待的好學校不僅是要教給孩子們課本上的知識,而且應該能卓有成效地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良好的品質和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對學生而言,面對校園生活,他們其實也有除上課、考試外更多的期待,即希望在一次次與己有關、體現自我價值的活動中,與那里的人和物建立連接,參與到學校的建設之中,感受到自身成長與學校發展的同頻共振。
說到底,學生是學校最重要的主體,一所好學校的氛圍與沉淀中,很大部分應該是一屆又一屆學生留下的痕跡。
隨著我國近年來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不少中小學校已經在嘗試以多種創新、用心之舉讓學生真正成為校園的主人。希望在“寫校牌”之外,今后能有更多使人眼前一亮的校園新聞出現,讓更多平凡普通又獨一無二的學生被看見、被珍視。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