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2022-12-27 16:04:12
原標題:密集部署 擴大內需明確著力點
來源:中國商報
原標題:密集部署 擴大內需明確著力點
來源:中國商報
本報記者 彭婷婷
進入新發展階段,擴大內需正當時。連日來,政策層面密集部署擴大內需“施工圖”。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不僅如此,《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和《“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兩份綱領性文件也于近期發布,從全面促進消費、優化投資結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多方面作出部署。
正如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所說,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著力點,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彰顯大國擔當的主動選擇,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央地密集部署
擴大內需全面進入落實落細落地新階段,重要任務和著力點進一步明確。
綱要部署實施三大戰略任務:一是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二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三是支撐暢通國內經濟循環。實施方案則明確,“十四五”時期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主要目標是:促進消費投資,內需規模實現新突破;完善分配格局,內需潛能不斷釋放;提升供給質量,國內需求得到更好滿足;完善市場體系,激發內需取得明顯成效;暢通經濟循環,內需發展效率持續提升。
各地也在積極謀劃穩增長擴內需。廣東強調,要發揮好重大項目的支撐作用,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工作導向,聚焦制造業當家、重大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生態建設、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領域,接續做好重大項目謀劃、儲備、建設工作。廣西印發的《廣西強商貿擴內需促消費行動方案(2022—2025年)》明確,將實施“筑基礎”“強主體”“活市場”“暢流通”“惠民生”“優環境”六大行動31項措施,持續提升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河南則提出,緊抓國家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機遇,挖掘內需潛力;堅持以貿促工、以工強貿、工貿聯動,強化供需協同;統籌推進民航強樞增支、鐵路拓展成網、公路加密提質、水運通江達海,提升樞紐能級。
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內需市場被寄予厚望,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進一步優化,央地擴內需政策的落地、落實,未來,消費將迎來確定性恢復,投資也會持續向好。”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財務金融系教授孟慶斌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數實融合”發力
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密不可分。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作為經濟活動的起點和落腳點,消費反映的是最終需求,對國民經濟增長具有導向和拉動作用,而消費結構的升級還有助于推動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和產業結構的優化,進而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有效需求的激發離不開高質量供給牽引。”孟慶斌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最要緊的是改善產業端的質量。通過提質量、降成本,不斷優化產出結構,改善企業經營,對于終端消費者而言才有可能獲取更高的勞動報酬、得到更高質量商品,如此良性循環才可以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就在于“數實融合”。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一方面,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需要提質、降本、增效,進行產業升級轉型;另一方面,我國數字經濟基礎雖不錯,但仍需提高質量。”
“‘數實融合’既關乎產業發展,也關乎營商環境。其為傳統產業模式帶來重塑機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穩定性的政策支持、創新激勵,特別是更多的稅收優惠等為‘數實融合’保駕護航。”孟慶斌說。
事實上,以優質商品和服務贏得未來正成為共識。浙江工商大學教授趙浩興認為,應持續強化消費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培育“小而美”的專精特新新消費主體、新消費品牌和“大而強”的平臺型、連鎖型企業,以及“超級”消費供應鏈企業。同時,在工業品高質量內循環體系建設、傳統老字號文化品牌建設、消費新場景新業態建設等方面打造可復制的示范樣本。
加快釋放潛力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進一步優化調整,全國各地的“煙火氣”逐漸回升。部分餐飲門店在線上平臺上線自提服務,吸引周邊居民到店取餐。電影市場也顯現暖意——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全國影院營業率已近80%。一批線下商圈也開啟年終促銷活動,線上線下協同發力拓寬銷售渠道。
投資迎來全面提速期。今年前11個月,廈門市125個省重點在建項目計劃投資67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827.1億元,完成同期投資計劃的122.9%;陜西全省完成水利投資404.62億元,預計全年完成水利投資410億元;山東15300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19萬億元,達到年度投資計劃的114.4%。
內需市場是經濟發展的主要依托。在穩投資促消費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擴大內需仍面臨不少制約性因素。例如在促消費方面,趙浩興對記者表示:“促消費不等于促銷售,應引導政府、企業、平臺開展精準高效的靶向促消費活動,如鼓勵基層創新實踐、立項建設消費促進示范城市和企業、啟動特色型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等。”
需要注意的是,居民增收難是消費增長面臨的重要制約因素。趙浩興建議,有關方面應在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與消費促進直接關聯的收入上下足功夫。如低收入者扶持資金以消費券形式發放,政府購買勞務服務部分專列消費比例,降低或免除相關消費稅等。付一夫認為,在中長期視角下,應當加快破除抑制消費的一系列障礙,如切實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縮小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
面向未來,趙浩興對內需市場信心滿滿,他預計,消費景氣度將逐步回升,預計明年二季度將快速好轉,三季度處于高峰;高品質步行街、商旅景區、大型綜合體等品質商圈、文旅新消費場景成為重要消費場景;新消費將成為新基建、資本投資、青年創業和商貿轉型的熱門賽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