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婦女報
2022-12-16 11:36:12
原標題:十年,我在寫作中度過的時光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十年,我在寫作中度過的時光
來源:中國婦女報
今天我仍要說,一個作家的本分,就是勤奮寫作。而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寫出受讀者歡迎的作品。
■ 葉辛
回顧我的2012年至2022年,有九年是在退休生活中度過的。人退休了,出書的節奏卻在不知不覺中加快了。不像從前朝九晚五上班的時候,只能擠出業余時間寫作,一本長篇小說,斷斷續續要幾年時間才寫完。比如長篇小說《華都》完成構思,1997年提筆寫出第一章,正式出版已是2004年。
而退休以后,我相繼出版了長篇小說《安江事件》《問世間情》《圓圓魂》(文匯出版社同時推出手稿本)《古今海龍屯》《上海·戀》《五姐妹》《魂殤》《九大寨》《婚殤》。其中,《九大寨》《婚殤》最后這兩本,都是今年夏天出版的。十年里,我共出版了新寫的長篇小說九本。如果算上再版書和散文隨筆集,那還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五姐妹》是以五個同時代女性的命運縮影勾勒出新中國70年來的波瀾壯闊,這本書入選了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點出版物名單、貴州省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圖書作品名單。而我的另一部《我和祖國70年》,由吉林出版社出版,同樣是新中國成立70年的獻禮圖書。
和貴州有關的,還有三本近年來出版的散文朗誦讀本《云山萬里滿眼春》、手稿版的《打開貴州這本書》,以及《茅臺酒秘史》。《茅臺酒秘史》和我半個世紀以來的貴州山地的插隊落戶生活及緣分有關,2009年時曾出過一版,印了7000冊。記得有一次去某省的大學講課,校長晚飯后陪著我散步,聊天時講起茅臺酒,說他想招待海外回來的親人,結果走了半個省城,都沒買到一瓶茅臺酒。沒多久,出版社找到我,商量何不出一個修訂版,我作了修訂,果然也趁著社會上的茅臺熱,銷得比十多年前的那一版還要多。
再版書里還編了兩套八卷本的叢書,一套是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的“當代名家長篇小說書系”;一套是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當代名家精品長篇小說叢書”,他們印制的精裝本,更受讀者的青睞。
另一個細節似乎也在佐證著這一點,201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葉辛二卷集”出版了我的長篇小說《蹉跎歲月》和《孽債》,印的是小開本精裝,很受讀者歡迎。我參加新書簽售活動、講座,或是有些會議,總有人帶上這兩本來要求簽名。
據說現在網絡閱讀已成風尚,不過,愛書甚至藏書的人士,在選購書籍的時候,更喜歡精裝本,這仿佛是一個趨勢。
回過頭去梳理這十年我出版的書籍,細算一下竟然超過了30多本,這數字同樣令我驚訝,但這一數量證明了我退而不休,總是在勞動中度過時光。
年輕的時候,我曾經說過,作家的生活,其實就是今天創作,明天創作,后天也在創作。讓生命在勤奮的勞動中度過。我甚至還比喻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 ,作家的勞動很像一輩子在田地里耕耘的老農一樣,隨著四季的輪替,一年一年總在勞作。
今天我仍要說,一個作家的本分,就是勤奮寫作。
在所有這十年里出的書,有兩本書的命運,我還想在結束這篇小文前提一下。
一本是長篇小說《蹉跎歲月》,入選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記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時,我和山東作家張煒應邀參加偉大祖國成果展時,他特地招呼我專門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印制得十分漂亮的70本長篇小說展柜前,說:“我們總算也留下一小點痕跡。”
另外一本是長篇小說三部曲《巨瀾》,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入選了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部紅旗譜”。
這部書不像《蹉跎歲月》和《孽債》那樣有影響,但從初版到現在,近40年來也出版了六版。
寫長篇小說三部曲《巨瀾》,緣由我曾在貴州偏僻的山村當了10年知青,難忘那段知青歲月,不僅磨礪成就了自我,也讓我也見證了知青返城的歷史,目睹了農村山鄉巨變。后來,我就把黨領導下幾億農民解決溫飽、擺脫赤貧,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這一波瀾壯闊的過程及時地反映和表現出來,花了5年時間,寫了《基石》《拔河》《新瀾》三部曲,后來,三部曲匯編成《巨瀾》。這是國內首部全景式反映改革開放的鴻篇巨制,史詩般再現中國鄉村翻天覆地巨變的恢宏畫卷。
我想,作為一個當代作家,一定要不忘自己的初心使命,要關注自己所生活的時代,而創作要與普通群眾的命運結合起來。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寫出受讀者歡迎的作品,也才能把作品寫到人民的心坎上。
(作者系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原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原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蹉跎歲月》《家教》《孽債》等。1985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文藝工作者,并榮獲全國首屆五一勞動獎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