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2022-11-24 10:21:11
原標題:助力建設統一大市場 劍指行政壟斷促競爭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原標題:助力建設統一大市場 劍指行政壟斷促競爭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競爭是市場經濟活力的源泉,依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是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的內在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首屆中國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上,重申了破除行政性壟斷對建設統一大市場、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
固根本:夯實法治基礎
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是我國反壟斷法規定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抓手。
2008年實施的反壟斷法,專章規制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為有效破除行政性壟斷,市場監管總局制定《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暫行規定》,對執法程序和實體規則作出全面系統的規定。
為滿足現實執法需要,我國積極“更新”相關法律法規。2022年6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反壟斷法的決定,并于8月1日起施行,為新時代強化反壟斷奠定堅實的法治根基,明確了破除行政性壟斷相關適用規則。
配套新反壟斷法,市場監管總局推動修改相關規章,就《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規定》征求意見,增強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維護和促進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
好的營商環境有助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反壟斷執法機構將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突破口,推動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我國營商環境國際排名明顯提升。2020年,“有效預防和制止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壟斷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及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寫入《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我國逐步完善統一的市場規則,將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強調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第一次形成我國公平競爭頂層設計政策框架,將事前的公平競爭審查和事后的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有機結合,為預防和制止行政性壟斷形成有效閉環。
結合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工作,市場監管總局今年在9省市開展公平競爭審查、信息化建設、舉報處理等創新試點。同時,組織開展市場競爭狀況評估,提高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效率,推動促進競爭和創新的良性互動。
穩預期:加強監管執法
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依法加強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加快推動市場監管領域法律法規制度完善和統一,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是激發市場活力和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根本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破除行政性壟斷作出一系列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反對地方保護,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要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打破行政性壟斷”“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打破地方保護,加強反壟斷執法”“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國內統一市場”。
反壟斷執法機構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打破行政性壟斷精準發力,圍繞經濟發展堵點和人民群眾痛點,持續強化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有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維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維護消費者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生態持續優化,為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創造更大空間。黨的十八大以來,共依法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件402件。2018至2021年,糾正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182件。
2021年11月18日,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市場監管總局加掛“國家反壟斷局”牌子,積極構建統籌協調、整體聯動、運轉高效、監管有力的反壟斷執法體制,破除行政性壟斷強力推進。
在首屆中國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上,市場監管總局競爭協調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圍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暢通國內大循環”,聚焦市場主體反映集中的教育、醫藥衛生、工程建筑、公用事業、交通運輸、保險、政府采購、招投標等八個行業和領域,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截至11月18日,已辦結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件57件,公布三批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例。
利長遠:激發市場活力
市場是全球最稀缺的資源。我國已形成超大規模市場,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6億戶。只有充分公平競爭,才能暢通經濟循環,最大限度發揮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
今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指出,深入開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進一步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建立健全市場競爭狀況監測評估和預警機制,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切實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圍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反壟斷執法機構在加強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上下功夫,通過執法推動政府切實轉變職能,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堅決破除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實現“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有機統一,大力培育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推動我國市場盡快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轉變。
《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21)》顯示,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規制對象主要是政府部門,與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緊密相連,事關經濟體制改革大局。《報告》中提到,2021年查處的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從行為類型看,以涉及限定或變相限定交易行為、制定排除限制競爭規定行為居多;涉案主體基本涵蓋省、市、縣人民政府及所屬部門,其中以市、縣兩級政府及所屬部門居多;涉案領域集中在交通運輸、建筑、醫藥衛生、教育、保險等民生領域和政府采購、招投標等關系營商環境領域。
反壟斷執法機構堅持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在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同時,堅持行政建議與行政指導相結合,依法糾正違法行為。一方面,對于經調查認定構成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案件,依法向涉案行政機關上級單位發出行政建議書,督促涉案行政機關完成整改、廢止相關文件,增強各級政府部門的市場意識和公平競爭理念,促使市場秩序快速恢復公平有序。另一方面,對于在調查期間主動采取措施停止相關行為、消除相關后果的案件,依法適時結束調查,快速恢復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堅決破除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為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提供重要保障。
機構改革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兩次部署開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專項執法行動,制定《壟斷案件線索核查工作規則》《反壟斷執法報告備案辦法》等制度文件,與省級市場監管部門上下聯動、同頻共振,規范執法程序,形成執法合力。目前,全國各省均具備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的經驗,呈現良好的執法態勢。
為增強執法透明度,湖南、重慶、湖北、寧夏、安徽、江西、廣西等地積極公開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件信息。浙江等地組織開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交叉執法;山東以立案和公開為著力點保持高壓執法態勢;黑龍江發布指引,探索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模式,不斷提升反壟斷執法效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對完善公平競爭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加快建設統一大市場等提出明確要求。
迎接新挑戰,反壟斷執法機構要圍繞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清理妨礙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不斷加強和改進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打破相關行業因濫用行政權力設置的市場壁壘,以更加系統科學和更加精準有效的監管執法,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秩序,進一步暢通經濟“主動脈”和“微循環”,釋放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和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本報記者 倪 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