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2-11-22 09:58:11
原標題:淄博創新礦山修復模式繪就綠色畫卷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淄博創新礦山修復模式繪就綠色畫卷
來源:中國環境報
本報訊 山東省淄博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作為全域公園城市建設的重要實踐,建立完善協作配合、系統推進的長效工作機制,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治理新模式,先后籌措各類資金25.1億元,修復廢棄礦山415座,修復面積達到7.6萬畝,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提升。
明確治理任務 創新治理模式
淄博市委、市政府將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連續5年將修復治理任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立由市政府負責人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制發《淄博市石灰石礦山關閉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淄博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8—2025年)》等多份文件,統籌推進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各項任務。
淄博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大已關閉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力度的議案”,將已關閉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納入年度重點督導議案。淄博市各有關單位、部門聞令而動,嚴格按照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要求,將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任務層層分解,明確責任人,完成時限具體到年份、季度;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工作臺賬,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強化現場督戰。
為解決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歷史欠賬大、涉及面廣、投入不足等突出問題,淄博市按照“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要求,堅持“宜農則農、宜建則建、宜水則水、宜留則留”“誰修復、誰受益”等原則,因地制宜開展生態修復工作,相繼采用“生態修復+特色農業”“生態修復+土地整治”“生態修復+綜合開發”等市場化運作、科學化治理模式,在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同時,積極培育新業態,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多贏。
踐行共贏觀念 共享治理成果
在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過程中,淄博市積極探索廢棄礦山主題公園等修復治理模式,將靠近城市、鄉村居民區的廢棄礦山修復治理為城市公園、郊野公園,為周邊居民提供健身、游玩場所,讓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一頭連著綠水青山,一頭連著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淄博市高新區四寶山廢棄礦山的修復治理堅持“以山體治理復綠為主線,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關鍵,以工程帶動為紐帶”的修復思路,實施了“關停水泥生產線、關閉礦山采石場、土地整理后植樹造林”三步走方案,先后整理大小礦坑62個,清運垃圾近50萬立方米,硬化環山道路、建設彩色自行車道,造林綠化1.7萬畝,栽植各類喬灌花草450余萬株,著力建設風景優美、生態環境良好的開放性近郊森林公園和生態旅游區。
淄博經開區將唐家山廢棄礦山20多個礦坑納入生態修復治理工程,修復綠化面積2250畝,精心規劃設計多樹種搭配種植,著力構建“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園林景觀,打造淄博主城區的旅游休閑新地標。
下一步,淄博市將積極探索多元化治理模式,把更多的灰色礦區變成綠色景區,充分釋放生態紅利,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
胡英新 畢霄燕 魯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