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2-10-13 09:36:10
原標題:樂山市積極探索EOD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樂山市積極探索EOD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來源:中國環境報
?萬有云 尹新 朱曉英
今年4月26日,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成功入圍全國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開發(EOD)模式試點,這是樂山市積極探索從“景區門票經濟”向“綠色生態經濟”轉型發展的一條新路子。
EOD模式即以生態環境為導向的項目開發模式,是實現生態價值轉化的路徑之一,強調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區域綜合開發。
根據全市自然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條件,樂山市本輪實施的EOD項目在峨眉山市率先推進,依托峨眉山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文旅康養產業發展以及峨眉山南部片區綜合開發實施,共包括峨眉河水環境治理項目、峨眉南山生態修復項目、龍溪項目等9個項目,總投資71.3億元,其中有54億元將投向峨眉南山。項目落地實施將實現兩個轉化:由生態資源優勢向生態產品轉化,再由生態產品向生態產品高價值開發轉化。
問 樂山實施EOD為何重點落腳峨眉南山?
答 EOD項目與峨眉南山開發項目高度契合
峨眉南山即峨眉山南麓,涵蓋峨眉山市大為、龍門、龍池3個鄉鎮,是峨眉山的“陽山面”。峨眉南山面積占峨眉山市近1/3,生態、文旅資源優渥,背靠峨眉山風景區核心區,是峨眉山景區未來的“門戶”。從峨眉南山經索道到達萬佛頂僅需10分鐘,較現有通道更便捷。
這里日照充足、氣候宜人,海拔高度在442米至2879米之間,處于最令人心曠神怡的高度;這里地表水資源充沛,地熱資源豐富,龍池湖、觀山湖等湖泊水系星羅棋布,地表水常年超過Ⅱ類水質;這里山光明媚、水色秀麗,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這里是避暑勝地和冰雪旅游勝地,擁有優質文旅資源100余個;這里夏季涼爽,冬有雪峰,夏天平均氣溫不超過24攝氏度,高山冰雪時長4個月以上。依托這些優勢,峨眉南山成為發展旅游康養度假、冰雪旅游、山地運動、特色觀光農業、林下經濟帶等產業的絕佳之地。
生態優勢是峨眉南山發展的最大優勢。全國EOD項目的共同點是通過改善環境,用優良的生態基底吸引產業和人口,從而實現區域整體溢價增值。峨眉南山的資源稟賦非常契合EOD發展模式。
問 樂山為何要大力組織實施EOD?
答 實施EOD將生態優勢轉為發展勝勢
組織實施EOD項目是樂山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推進環境治理模式創新的具體實踐。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峨眉山—樂山大佛等一批重點文旅品牌和文旅走廊,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樂山市把峨眉南山旅游綜合開發上升為全市戰略、確定為“一號工程”,全力創建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力爭將峨眉南山打造為峨眉山市最有發展活力、最具投資潛力的地方,讓良好的生態資源轉化為高價值的生態產品。
樂山市生態優勢突出,擁有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良好的生態資源,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實施EOD項目是樂山市堅持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導向,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生態產品價值高水平轉化為目標,以綠色產業創新發展為路徑,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深度融合發展新模式的重要載體。
樂山市將通過EOD項目的實施,帶動生態保護和區域開發平衡推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擦亮峨眉山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金字招牌”,讓綠水青山成為峨眉山市最響的品牌、最大的優勢。
問 樂山市組織實施EOD將達成什么目標?
答 打造全國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創新示范樣板
通過生態環境質量提升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EOD項目的有序實施,將實現生態資源優勢鞏固提升、基礎設施短板有效彌補、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顯著提升的目標,實現生態、業態、文態、形態“四態”相融共生發展,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受歡迎的“樂山樣板”。
生態系統更加穩定。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統治理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積極成效,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逐步完善,碳匯能力持續增強,生態產品價值明顯提升。計劃到2024年,峨眉山市域內主要河流水質達到Ⅱ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91.5%,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100%,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4%左右,典型生態系統及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保護率達90%,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達到80。
業態模式更加豐富。依托文化旅游資源,鼓勵業態模式創新,促進生態修復、環境治理與土地開發、產業發展在更高層次上協調發展,構建“生態康養+山地運動、冰雪旅游、觀光農業”的“1+3”產業體系,探索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富有特色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到2024年,力爭年吸引來峨游客2200萬人(次)、醫(康)養客群100萬人(次)。
文態特色更加鮮明。峨眉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核心優勢充分彰顯,“釋茶武藥”“養心峨眉·悠然南山”名片更加響亮,以“只有峨眉山”“數游峨眉”為代表的文創旅游產品供給更加豐富,文化遺產整體性傳承創新,歷史文脈得到有效延續。到2024年,力爭文化產值年均增長10%,全域旅游綜合收入達400億元。
形態空間更加協調。山水林田湖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推進,城鄉基礎設施配套更加完善,人居環境質量全面提升,景城一體的空間形態逐步優化,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設成勢見效。計劃到2024年,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保持在16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綠地面積達51平方米,林地保有量不低于108萬畝。
問 樂山市如何讓EOD項目落地落實?
答 組建工作機構、明確實施路徑、分批推進項目
組建工作機構。成立峨眉山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EOD項目推進工作組。建立健全跨部門、全鏈條統籌協調機制,樂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親自掛帥,督促協調EOD項目實施,建立“一個建設項目、一名縣級領導、一套工作專班”項目推進機制,每個重點項目明確具體內容、工作措施、責任人,實現工作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為順利推進項目落地實施提供堅實保障。
明確實施路徑。制定《峨眉山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EOD項目推進工作方案》,明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規劃引領,優化空間布局”“堅持市場導向,政銀企聯動”“堅持依法依規,一體化建設”“堅持多方聯動,促進共創共贏”5個工作導向,實施規劃先行引領、項目攻堅、綠色轉型、生物多樣性保護、數字賦能生態開發、關鍵要素集成6大行動計劃,構建聯席會議、項目推進、投資激勵、績效評估4項工作機制,為項目順利落地提供指導性意見。
分批推進項目。探索形成“生態環境治理+旅游開發+綠色產業”集約開發模式,以6個產業開發類項目收益持續反哺3個生態治理類項目,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綜合考慮項目實施難易程度、工作準備、投入產出,突出“肥瘦搭配”、一體化推進,科學把握時序、步驟、節奏,按項目成熟度分4批次推進建設。制定《峨眉山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EOD項目清單及進度安排表》,明確項目實施周期及進度安排,每個項目邀請專業團隊圍繞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和產業開發規劃、設計項目,并由專業機構組織實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