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報
2022-09-26 10:04:09
原標題:“愛心劇場”禮遇泉城百姓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愛心劇場”禮遇泉城百姓
來源:人民政協報
鐘倩
“金九銀十”,正是各大劇院文藝演出的黃金季。初秋的一天,我到位于濟南西客站附近的山東省會大劇院看演出,當天剛剛下過一場小雨,地上濕漉漉的,沒想到觀眾卻熙熙攘攘,非常熱鬧。我注意到,人群中既有年輕面孔,也有被家人攙扶著的耄耋長者;既有來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單位職員,也有帶著孩子來受教育的父母。
走進劇院大門,墻上“愛心劇場”金色牌匾格外引人注目。當天觀看的,是入選山東省“十四五”重點文藝創作項目——紅色題材話劇《英雄山》。該劇由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創作編排,以一個濟南革命家庭姐弟在崢嶸歲月中的成長歷程為主線,展現一代代共產黨人在血雨腥風中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演出現場,觀眾掌聲不斷,不時傳來叫好聲,我也深受教育。
離場時,不少觀眾與演員在展板前拍照,我上前與工作人員攀談得知,“愛心劇場”是濟南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共同打造,以省會大劇院綜合文化活動為依托,面向社會提供的公益文化服務。內容涵蓋歌劇、舞劇、話劇、音樂劇、戲劇、音樂會等在內的各類精品演出,堅持“一月一主題”,安排不少于兩場演出,至今已經演出70余場。這時我才想起,之前聽朋友說去“愛心劇場”看大型京劇《絲路花雨》,原來就是在這里。
對很多市民來說,家門口的大劇院不僅是城市的文化“會客廳”,也是精神生活的藝術殿堂。“愛心劇場”的設立,讓劇場回歸公益屬性,彰顯惠及大眾的初心,最關鍵的是發揮了公共文化服務優勢,讓老百姓能夠經常走進劇院,豐富業余生活,提升文化修養。
據了解,“愛心劇場”還曾邀請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環衛工人等觀看專場演出。此前,《愛的晨曉時分》二重奏音樂會專場演出,邀請了濟南市城管局城肥一處的職工及家屬。“真的是一次非常難得的享受,我們一定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努力工作!”他們說,大家平時用辛勤的付出換來城市的整潔,現在城市用這種方式向他們致敬,這種崇德向善、禮遇身邊普通勞動者的舉動讓他們非常感動。
一城大愛暖泉城。“愛心劇場”讓我充分感受到,劇院之“大”不在于“高大上”的硬件設施,也不在于多么豪華或頂級的演出團隊,而在于它的公益性和包容性,讓老百姓從“看得起”到“看得好”,這是衡量社會文明的一把尺子。當劇院能夠融入城市文化肌理,才會滋養靈魂。
因此,“愛心劇場”理應多多益善,成為文明典范城市的標配。它不僅是一個溫暖的創意,也是文化惠民的延伸,表面上看送出的是演出門票,實際上是在人們心中“種桃種李種春風”,厚植文明土壤,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也是一座城市文化軟實力的生動注腳。
﹙作者系山東省濟南市政協委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