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2-07-20 09:01:07
原標題:讓更多困難群眾變身“月薪族”
來源:農民日報
走進山東省聊城市的社區村莊、田間地頭,或是漫步黃河岸邊、古運河畔,總能看見三三兩兩的“紅馬甲”在辛勤工作。他們或清掃道路,或維護灌溉設施,或在疫情防控卡點執勤值守,或為游客講解文物古跡……在聊城,這樣的“紅馬甲”有2.87萬個,他們統一的名稱是“城鄉公益性崗位”。
今年以來,聊城市深入貫徹上級決策部署,積極應對疫情防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不利影響,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就業。特別是針對農村大齡剩余勞動力、城鎮長期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大力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讓更多困難群眾變身“月薪族”,守牢民生之本,推進共同富裕。
錨定重點,精準發力解難題
在位于臨清市康莊鎮的季羨林先生故居,季孟山這些天正在修葺瓦片。今年56歲的季孟山,沒有技術,妻子患病無法勞動,母親行動不便需要長期照顧,這讓他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如今,他通過村(居)民主評議,成為季羨林故居文物管理員,負責打掃衛生、照看房屋、為游客提供便利服務。“這個工作離家近,時間自由,方便照顧家。”季孟山說。
和季孟山一樣變身“月薪族”的還有臨清市大辛莊街道辦事處小辛莊村57歲的村民于書榮。于書榮老兩口平時僅靠種兩畝多地維持生活,小辛莊村網格黨支部書記杜俊強得知農村公益崗招聘信息后,上門講解招聘條件和程序。按照要求和程序,于書榮成功應聘成為豐源村“婦女兒童專員”。
“得到這個消息后,可把我高興壞了,沒想到我還能月月領上工資,我也喜歡小孩,平時協助婦聯在村里開展美麗庭院創建、宣傳關愛婦女兒童政策知識,為婦女兒童服務感覺真好!”于書榮說道。
聊城市開發的城鄉公益性崗位,把像季孟山、于書榮這樣的就業困難群體作為安置重點。制定出臺的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有關文件規定,鄉村公益性崗位主要安置脫貧享受政策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農村殘疾人、農村大齡人員(45-65周歲)等群體;城鎮公益性崗位主要安置城鎮零就業家庭人員、城鎮大齡失業人員等群體。城鄉公益性崗位切實解決了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促進了充分就業、有效增收,讓他們家門口就能上班賺錢,增強了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拓展崗位,促就業和優服務雙效共贏
明確了重點安置群體,崗位來源成為必須解決的難題。
聊城市人社局主要負責同志專門帶隊開展了調研。調研發現,在社區、村莊等基層,普遍存在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缺位的問題,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的村干部向調研組反饋,自己身兼數職,每天“連軸轉”,仍然無法滿足工作要求。
有需求,就能創造崗位。聊城市立足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現實需求,以補齊基層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短板為切入點,結合安置群體勞動能力、知識水平、工作愿望等因素,設立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社會事業、設施維護、社會治理等5大類公益性崗位。各縣(市、區)結合當地需求實際,創新設置崗位,比如為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聊城市東阿縣創設“沿黃”生態公益崗位,在黃河流經鄉鎮,開發90個黃河生態保護管理公益性崗位;聊城市陽谷縣在3個古運河沿岸鄉鎮設置文物保護巡查公益性崗位,專門負責古運河設施維護。此外,臨清市婦聯依托城鄉公益崗配備,把婦聯工作融入網格建設,結合當地實際多渠道開發適合婦女的就業崗位,不斷拓展婦女就業領域與途徑。
據統計,今年以來,聊城市圍繞基層治理需求,共創設公益性崗位2.9萬個,有效滿足了重點群體就業需求,有效填補了基層治理短板。“從我們村上崗的一些公益崗人員反映來看,對公益性崗位的開發設置非常歡迎、認可,不僅如此,公益崗人員的加入也較好地解決了我們基層在公共管理服務、社會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人手不足的問題。”王集聯合村黨委書記張慶表示。
陽光管理,讓公益崗成為暖心崗
為切實把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成公平崗、陽光崗、暖心崗,發揮公益性崗位救急難、托底線、保民生、優服務的作用,切實讓困難群體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聊城市積極探索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的有效路徑。
在開發環節,嚴格按照發布公告、報名申請、民主評議、審核公示、縣級審批、協議簽訂、崗前培訓、安排上崗的統一流程進行,人員報名后,由所在村(居)群眾代表進行民主評議,根據民主評議結果決定是否安置該村民并進行公示,嚴把“進人關”。村(居)評議后,將擬安置人員報鎮(街道)初審,縣級復核,有效把住“資格關”,確保把困難群體安置到合適崗位。
在管理環節,按照“誰開發誰管理”的原則,壓實用人單位責任,同時,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通過公益性崗位管理系統,對崗位和人員實行“雙實名”管理,接受社會監督,有效規避吃空餉問題。安置人員上崗前,都要接受崗位適應和工作技能培訓,有效保障了安置人員能上崗、上好崗。
在退出環節,分類開展跟蹤服務,對有就業需求的人員,納入就業幫扶范圍,跟進提供技能培訓、崗位推介服務,著力提高再就業能力;對想創業且具備一定條件的人員,落實創業培訓、創業擔保貸款等一攬子扶持政策;對因不能勝任工作,且無法通過其他渠道增收的群體,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實現政策有效銜接、幫扶不斷。
“就業,連著千萬個家庭,只有就業這個‘飯碗’端穩了,老百姓的日子才能安定、踏實,生活才有奔頭。我們大規模創設城鄉公益性崗位,為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能量。”聊城市人社局負責同志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