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2022-07-16 09:07:07
原標題:夏日讀書自清涼
來源:解放軍報
用讀書消暑能讓人回到自然,能讓枯燥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能讓內心充滿清涼。翁森組詩《四時讀書樂》中,單道夏日讀書之快樂:“新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曦。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稔讀書趣。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綠樹環繞,翠竹壓檐,門窗微敞,光線明亮,對窗靜讀,書聲與蟬聲共鳴。入夜,燈花一節節落下,螢火蟲飛入帷帳。在這樣的場景中讀書是何等閑適快意,好比沐浴著和風,用瑤琴來彈奏一曲。
讀古人盛夏消暑的詩詞如聽林間的清泉之音,只覺清風撲面,舒爽清涼氤氳心間。如果說望梅能夠止渴的話,那么品讀古詩詞也是最好的消暑方式之一,將整個人沉浸于詩詞的世界里,心靜自然身涼。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詩仙李白消暑的方式也放蕩不羈,頭巾掛在石壁,自由自在地在樹林間奔走,任由涼風拂過肌膚,是何等的暢快涼爽。“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生動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別有情趣的夏日風光:綠樹蔥郁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池塘,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徹,微風吹來,水光瀲滟,滿架薔薇散發出一院芳香。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乘一葉扁舟,在荷花池中劃船賞游,荷香繚繞,酒香醉人,在煙雨朦朧中感受夏日的涼爽,酷暑何在?劃船游湖,船在水中,人也仿佛漂流在水面,目及之處一片波光粼粼,一身清涼。陸游《夏日六言》:“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數只船橫浦口,一聲笛起山前。”清涼的風迎面吹來,遙望天空,點點星光照亮了浦口的船只,引得山前笛聲作響,余音繞梁,令人心醉。
于清風、綠蔭之中閱讀美文,用文字給心靈蔭蔽出一片清涼,比置身空調房里更有情調,也更為舒適。我想,在炎炎夏日里讀書,那么,“腹有詩書氣自華”中的“氣”應該蘊含幾許祛熱解暑的清爽之氣吧。
夏日讀書是對心靈的洗滌。樹蔭之下,清風徐徐,一卷在手,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哲人進行心靈的交流,書中蘊含的智慧光芒、深刻哲思與美妙文辭不知不覺間滲透進閱讀者的靈魂,與人融為一體。讀到精彩處,片言茍會心,掩卷忽而笑。書中清雅的文字猶如另一道涼風拂面,令人神清氣爽,漸入物我兩忘之境。讀到深處,不經意間朝窗外一望,但見綠樹紅花,燕子翩飛,世界真是美好。
相對于其他季節,夏日讀書自有其妙處。不急,不躁,徜徉在字里行間,聽蛙聲蟬鳴,聞稻荷飄香,看月光普照,感受那一份逸致,靜享那一份閑情。于是,忘了時間,忘了燥熱,猛一抬頭,已是繁星滿天。讀著讀著,猶如清風拂面,令人神清氣爽,足以抵擋夏日難耐的暑熱,喧囂的世界變得安寧,浮躁不安的心漸漸舒展平和。
清人張潮《幽夢影》說:“讀史宜夏,其時久也。”或因為史書厚重綿長,正好與夏日之長契合,故有此說吧。輕松進入文字營造的世界,與古今中外的智者對話,在方寸間領略“行萬里路”的暢快,也讓夏日多了一份詩情畫意。讀四大名著,讀世界名著,讀史書,讀哲學……讀到妙處,普天之下一片涼爽。
悠悠夏日長,讀書好清涼。把夏日的興致更多地交給那些書頁,把它當作清涼身體和心靈的甘泉吧。披一襲綠意,捧讀吟詠,以文養心,清涼如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