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2022-06-12 09:24:06
原標題:放魚養水護生態
來源:經濟日報
順著山東東平縣護鳥觀鳥協會會長陳昌倫的指引,記者在位于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東平湖東北方向的陳山口濕地,看到三五成群的青頭潛鴨。
“頭和頸是黑色,上體呈黑褐色的是雄鳥;體羽是純褐色的則是雌鳥。雖然叫鴨,但他們卻是鴨子家族中靈活的家伙。最重要的是,青頭潛鴨對棲息地生態環境要求非常高,一旦現身,就說明當地生態環境向好。”陳昌倫說,以前,由于生態環境惡化,青頭潛鴨的總體數量一度比大熊貓還少,被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東平湖是黃河流域唯一重要蓄滯洪區,也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和京杭運河復航工程的重要樞紐。近年來,為了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東平縣開展清網凈湖、菹草清理、清違拆障等九大攻堅行動,清除違法建筑447處,清理網箱網圍12.6萬畝。目前,湖水水質已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2021年,在東平湖越冬的青頭潛鴨達到1664只,比2020年全國青頭潛鴨統計數量的總和還要多。今年3月,東平湖記錄到1500多只青頭潛鴨種群。經專家確認,這群青頭潛鴨為目前國內記錄到的最大單一種群。現在,約有200對青頭潛鴨安家留守在東平湖辛店鋪村附近的水草內、土島上。
山東省今年的“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紀念活動在東平湖舉辦,現場6萬余尾白鰱魚魚苗放歸東平湖安家。“我們在海洋、湖泊、河流開展‘放魚養水’,選擇放養濾食類魚類來提高水體的凈化能力,同時進一步提高生物多樣性。”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生態處處長王青表示。
近年來,山東各地持續開展“放魚養水”活動,“以魚凈水、以魚養水”,保護了生物多樣性、改善了水域生態環境。今年,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將以“放魚養水 生物多樣 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為主題,在濟南、青島、泰安等地開展海、湖、河“放魚養水”聯袂行動。
對于“放魚養水”,王青進一步解釋說,就是通過人工放流的措施,來增加水域生物資源數量,進而改善生物群落結構,養護水域生態環境。
東平縣連續18年累計向東平湖投放優質魚蟹苗種3億多尾,對擴大東平湖魚類種群規模、改善生態環境、增加漁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連續多年的增殖放流,充分發揮了增殖漁業的生態功能,實現以魚控草、以魚抑藻、以魚凈水的目的,修復水域生態環境,維護東平湖生物多樣性,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東平縣水產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張玲說,今年,東平湖內共投放鰱魚、草魚和河蟹等優質魚蟹苗種1670萬尾,價值400多萬元。
而自2005年以來,濟寧市微山縣連年實施大規模人工放流活動,總計投放各類優質苗種達4.2億余尾。今年4月,他們又放流了可以凈化水質的鰱魚、鳙魚、鯉魚等優質苗種1100余萬尾。
“人工放流投放的鰱魚、鳙魚,可以過濾湖水中的浮游生物凈化水質,而草魚和鯉魚因食用湖中水草和螺螄,又可起到轉移湖內營養物質的作用。”微山縣漁業發展服務中心工程師曹霄說,自人工放流活動開展以來,湖內已初步形成了鯉、鯽、青蝦、大閘蟹等水產自然種群,南四湖水生生物種群數量逐步恢復,種群結構趨于優化,“放魚養水”在水質凈化、減少水體富營養化及生態修復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顯現。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