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9日訊 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聽取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發言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第二次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釋放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信號。
民營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民營經濟持續發展壯大,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的召開,既是對民營經濟重要性的再度強調,更是為民營經濟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大展拳腳提供了根本遵循。
山東省民營企業代表,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名譽董事長李登海參加了座談會。他在會后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會議的召開,將會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的發展,更加有效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
現年76歲的李登海被譽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七次創造了全國夏玉米高產紀錄和兩次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2005年,李登海一手創辦的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在2004和2005年上半年均排在1370家上市公司前十位。可以說,李登海和他創辦的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是山東民營經濟“快馬加鞭”發展的見證者,更是積極參與者。
在山東,還有很多民營企業跟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一樣,早已出圈,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比如創建于1958年的濰坊富源增壓器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渦輪增壓技術公司之一,其研制開發的空氣懸浮軸承、高速永磁電機等高端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還有位于山東淄博的智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人工智能企業。如今,這家公司16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水平。
一家民營企業的出圈或許是偶然,但一眾有著行業影響力的民營企業接連涌現,意味著山東民營企業的實力不容小覷。
圖/濰坊富源增壓器有限公司研制開發的空氣懸浮軸承、高速永磁電機等高端技術填補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談及中國民營經濟的重要性,人們常會用“五六七八九”來形容。所謂“五六七八九”,即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在山東,這些數據皆有更為鮮明的注腳——自2015年至今,山東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持續保持在50%以上,貢獻了全省約70%的稅收、80%以上的就業;截至目前,山東?民營企業總量已超過1400萬戶?,占經營主體的98.9%以上。
實際上,山東民營經濟除了體量大、分量足,還有更為值得關注的一點,這便是科技含量高。
2024年,山東布局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124項,其中由民營企業牽頭占比75%以上;建設省技術創新中心156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71家,民營企業牽頭建設占比均在60%以上。而從山東各地不斷涌現出的專精特新企業,更能感受到山東民營企業以特求強、以新賦能的發展活力——截至2024年底,山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1.8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0余家,數量居全國前列……這些以民營企業為“主力軍”的專精特新企業的崛起,成為山東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因此有觀點認為,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山東經濟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優勢所在,穩穩撐起了山東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一定與其所在的環境密切相關。梳理山東近年來的系列舉措,可以看出這一經濟大省始終把發展民營經濟擺在重要位置,堅持以最大決心、最高規格、最強措施支持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極大激發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熱情,助力山東民營經濟實現大發展、大跨越。
眼下,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民營經濟發展無疑是焦點之一。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提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這意味著,要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各項工作落地、落細、落實,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這亦將成為山東下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