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要堅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全省教育大會明確提出要聚力深化教育科技人才協同,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上增添新動能。
12月17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加快教育強省建設,支撐保障高質量發展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山東省教育廳下一步將聚焦三個方面,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
聚焦壯大人才鏈
加快有組織人才培養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將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深入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不斷夯實育人根基。強化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同,把創新教育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著力發現和培養拔尖創新后備人才。
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分類建好研究型、應用型、技能型高校,持續推進卓越工程師、現場工程師教育,加大拔尖創新人才、急需緊缺人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努力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聚焦支撐創新鏈
加快有組織科學研究
高校是基礎研究主力軍、科技突破策源地。將堅持“四個面向”,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組建更多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高層級平臺,打破學科、院系與校際壁壘,提高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開展重大科技問題集中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突破,持續產出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建強技術轉移轉化等專業人才隊伍,強化校企科研合作,增強協同、搭建平臺、打通堵點,大力推動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創造、高效率轉化。
聚焦賦能產業鏈
加快有組織服務發展
服務高質量發展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將用好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會商機制,強化政策協調、項目統籌、資源配置,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精準對接我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完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超常布局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急需學科專業,實現學科專業和區域產業雙向賦能。
深化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大力實施標志性產業鏈產學研協同創新行動,建強用好高等教育共同體、山東省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聚力攻堅產業關鍵技術難題,支撐企業做優做強,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