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2日訊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電信網絡詐騙行為往往是在線上完成的。然而,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線上詐騙+線下取錢+網約車投送”的電信網絡詐騙新形式陸續發生。網約車運送現金、黃金等貴重物品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洗錢方式。
近日,濟南市萊蕪區的民警就攔截了一個利用貨拉拉運送的現金包裹,警方現場搜查出現金39000元,經核實,這39000元是受害人的被騙資金。這個現金包裹的攔截還要從濟南市萊蕪區的小王被騙說起。
前段時間,小王上網時突然彈出一個交友信息,看到這些露骨的文字和圖片,他蠢蠢欲動,最終點擊鏈接下載了APP,并且交了49元入會費。通過支付寶掃碼支付之后,客服又跟小王說需要充值3筆錢,每一筆都會多返還給他20元錢。前三筆錢小王都順利拿到了返利,然而,到大數額的第四筆轉賬時,客服變臉了。對方說小王操作失誤,需要繼續充值。在陸續充值幾千元后,對方告訴小王,轉賬限額,要取現7萬多,并通過貨拉拉給他寄過去,才可以把之前充的錢都返還回來。
就在小王為錢發愁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則社區群里的協查通告,通告稱,萊蕪區居民有大額取現并通過貨拉拉郵寄給對方的抓緊與警方聯系。看到這個情況跟自己很相似,小王馬上撥打了協查通告上面的電話。 民警趕緊趕到小王的住處,了解整個事件后,決定和小王一起去送錢,爭取來個人贓俱獲。
小王聯系好貨拉拉之后,民警跟他一塊去找接錢的“車手”,三組民警立即奔赴交接地——泰安,根據安排,部署在各個點位蹲守,等待嫌疑人來取錢。
警方在周邊進行秘密觀察,發現一名騎電動車、戴著頭盔、口罩的老年人非常可疑,于是暗中觀察他的動態,10分鐘之后,貨拉拉司機和反詐中心工作人員一塊到了現場,可疑人員隨即到了貨拉拉司機附近準備接貨,在確認嫌疑人的行為之后,警方立即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
這名鬼鬼祟祟的老年人就是李某,他透露自己還有同伙,于是他帶著民警前往與另一嫌疑人張某接頭見面的地點。民警在張某的手提包內搜出他剛拿到的39000元現金。隨后,民警前往張某等人所住賓館,又揪出其他兩名同伙。
如今,由于郵政、快遞、閃送等行業逐步嚴格對快件收寄的驗視要求,也有對收件人的實名核查要求,加之物流從業者對電信網絡詐騙的防范能力增強,詐騙分子通過快遞、閃送等寄送現金或者黃金等貴重物品,被查的風險越來越大,于是,便捷的網約車成了詐騙分子的新工具。而除了濟南市萊蕪區的這起詐騙案例外,利用貨拉拉等網約車運送現金的案例在各地陸續發生……
隨著公安機關打擊行動不斷深入和預警勸阻工作廣泛開展,詐騙分子通過銀行賬戶、第三方支付轉移被騙資金的渠道愈發受到限制。于是,詐騙分子想出新的法子:用實物代替轉賬,用于規避相關部門的打擊。
濟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政治處教導員張秋陽介紹,網約車這種形式,其實最主要的一個過程就是,你可以在整個的貨物運輸過程當中,不采取線下見面的形式,二人只在網上約定從什么地方收貨,從什么地方接貨,就可以完成整個貨物的運輸,因此也避免了接貨嫌疑人,也稱作“取手”或者“拿手”去暴露的風險,以此來逃避警方的打擊。
而嫌疑人之所以盯上了“貨拉拉”,是因為它本身就是送貨用的,一般的網約車是拉人的,只運送物品不僅不被允許,還容易引起懷疑。為了掩人耳目,躲避檢查,嫌疑人甚至將現金裝在電飯煲里再通過網約車運送。前幾天,東營警方就緊急攔截了裝在電飯煲里的36000元被騙資金。
其實,用網約車運送現金或者黃金等貴重物品只是電信網絡詐騙最后的一種洗錢,或者說錢款轉移的一種方式,他采取的仍然是線上詐騙加線下取款的方式,也就是說把原來錢款轉移的路徑變成實體化,一開始包括引流,包括對方在網上相互了解實施詐騙,讓人心甘情愿把錢付給他,整個過程仍然是在線上進行的,沒有線下的參與,僅僅是嫌疑人為了逃避警方的打擊,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規避警方偵查。
提醒大家,不論對方以任何理由要求將現金或其他貴重物品用貨拉拉、網約車送到指定地點,或者派人上門來取的極有可能就是詐騙,一定不要上當。此外,為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風險,警方建議,網約車司機在接到物品運送單時,要嚴格落實開箱驗貨等工作規程,如果遇到投送大額現金、運送不明包裹、頻繁更換交易地點等可疑情況的要立即舉報,切勿成為詐騙分子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