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5日訊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營經濟的“存在感”依然很強。兩組數字勾勒出其鮮明特點:
一是“分量”重。
截至2023年12月底,山東民營市場主體增加215.2萬戶,總量達1449.7萬戶,占市場主體的98.9%,儼然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
二是“能量”足。
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3.9%,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74.3%,占比提升1.6個百分點,連續12年穩居山東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地位,強勢拉動外貿增長。
山東是民營經濟大省。從2015年至今,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撐起了山東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更打下了如今地區生產總值邁上9萬億元臺階的好勢頭。
為守護這“半壁江山”,2023年,山東可以說是動作頻頻——
4月,“靈魂六問”為民營企業撐腰鼓勁;
9月,山東最高規格民營經濟文件印發;
12月,高規格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進一步統一認識、堅定信心。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山東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這就需要增強企業信心,讓企業敢于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大膽發展,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在民營企業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見真心、出實招,高效破除企業發展的梗阻。
2023年,山東創新設立“親清發改會客廳”,加快構建民營企業常態化服務溝通機制;針對性推出“穩中向好、進中提質”四批政策清單、333條政策,持續做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全年為經營主體新增減稅降費500億元以上;首度發布民營企業家“掛帥出征”百強榜;成功舉辦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52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山東省人大代表裴樹清建議,山東省級層面及各個城市均要設立時間固定的“民營企業家節”,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定期”與民營企業家們面對面溝通交流。
而在此之前,山東部分地市(區)已進行了設置企業家日活動的探索,如泰安市泰山區公布將每年的5月18日確定為“泰山區企業家日 ”、濱州將每單月第三個周五設定為“濱州企業日”、青島將每年11月1日設定為青島企業家日、濟南將每年7月21日設立為“濟南市企業家日”……
設置企業家日,一方面有利于讓尊重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成為全社會共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政商良性互動中激發企業家的創新活力。政企攜手,形成共同奮斗的合力,這讓2024既有干頭、也有奔頭。
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2024年,山東要持續優化民營經濟服務機制、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廣大優秀企業家創造扎根山東、安心創業的肥沃土壤。
而從企業角度看,高質量發展更需要企業直面自身的短板與當下的挑戰,穩扎穩打、乘勢而上,向著下一階段的目標奮楫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