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2024年春節前,閃電新聞《奇思錄》專欄策劃推出“年終觀察”系列文章,以16市為主線,從不同剖面解析齊魯兒女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探索,進一步提振信心。
第10期,走進泰安,看這座承載著“國泰民安”愿望的潛力之城,如何打響“中華泰山 天下泰安”文旅品牌,邁出新型工業化新步伐,加快現代服務業提質起勢,讓群眾收獲穩穩的幸福。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3日訊 每個新年首日的清晨,泰山上都有一份特殊的“儀式感”:來自四海的游客會自發齊聚玉皇頂,屏氣凝神眺望東方,共同迎接穿透云海的新年第一縷陽光。
手扶碧落、極目長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懷開啟新的一年,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
泰山是中華文明史上一個特別的文化符號,凝聚著“國泰民安”的價值期盼;而對于泰安而言,泰山文化孕育出的登高望遠、奮力爭先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勇挑重擔、永不懈怠、一往無前”的泰山“挑山工”品格,也鋪就了這座城市干事創業的精神底色。
01 / 發力文旅產業 “泰山+”撬動全域旅游大流量
2023年,“三天游五岳特種兵打卡”“泰山會制服每一個嘴硬的人”“凌晨四點半的挑山工”等話題多次將泰山推上熱搜,圍繞泰山的討論在線上線下一片火熱。從數據來看,2023年泰山景區累計接待游客862萬人次,比2019年增長106.4%,刷新歷年游客量最高紀錄。
泰安因泰山而聞名,但對于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大IP”,既要有泰山“一峰高聳”的光彩,也要多點發力,打造“群峰競秀”的盛景。泰汶大地有泰山、京杭大運河(泰安段)、齊長城(泰安段)3處世界文化遺產;距今約4500—6500年的大汶口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亦發源于此。除此之外,近年來大宋不夜城、寧陽月牙湖公園、新泰吾悅廣場·平陽里步行街等新興夜間消費集聚區,激活了“夜泰安”的消費潛力;泰山石敢當文化園、泰山東御道等新景點建成開放,深挖泰山景區資源,拓展了文旅消費新空間。
為進一步提升全域旅游發展能級,促進山城聯動,2023年,泰安推出“發現不一樣的泰安”泰山+惠游套票,以登高、探源、靜心、行遠等主題串連起泰安各地的旅游資源,在發揮泰山“龍頭”帶動作用的同時,有效把泰山流量導向泰城、導向全域。截至2023年11月底,套票產品在各大OTA平臺累計售出31572張,據測算,實現游客引流6.6萬人次,新增約4萬個住宿接待人天數。
“泰山+”的發展思路,讓泰安的文旅資源表現從“眾星拱月”到“群星閃耀”,做大文旅市場“蛋糕”,提升泰安文旅產業綜合實力。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游客6554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655億元,同比增長58%、59%;其中,1-10月,泰安省內外過夜游客同比增長96.3%,省外過夜游客增長186.4%,而境外過夜游客同比增長1044.8%。
泰安打出“中華泰山 天下泰安”的文旅品牌,也昭示了其志在四海的世界眼光。
泰山是中國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也是許多海外友人了解中國的一張名片。因此,泰安在鞏固提升國內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辟境外市場、打造國際旅游勝地,基礎好、潛力強。
2023年,泰安創新舉辦境外旅行商推廣周活動,吸引8個國家近30家境外旅行商聚首泰安,層次之高、范圍之廣、人數之多創泰安歷史之最,央視國際頻道等國內主流媒體以及意大利通訊社等進行推介;第37屆泰山國際登山節首次單獨舉辦開幕式,12個國家、33位駐華使領館代表受邀參加,策劃中外文化旅游交流主題對話等3大文旅活動,更加突出國際交流互鑒;泰山國際登山節獲評“中國節事卓越品牌”四星稱號,全國僅11個……借由泰山,泰安與世界建立起新的連接,泰山文化也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好客山東·國泰民安”文化的內涵在文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愈加豐富。2023年,泰安市文旅工作獲得省級以上榮譽172項,其中國家級榮譽26項,11項工作排名全省第一。
02 / 新型工業化“續航”實體經濟強引擎
如果說文化塑造了一座城市的靈魂,那么經濟便塑造了一座城市的血肉。
發展經濟的著力點在于實體經濟,這當中,工業有著“一業定乾坤”的關鍵作用。泰安發展的潛力和廣闊前景也在工業,因而,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就成為全市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剛剛召開的2024年泰安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組數據,頗為提振信心。202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11%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5.5%,多數指標增幅實現了在全省“進八爭五奔前三”的目標。
從更加具體的角度來看,用好“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全過程打造具有泰安特色的優勢產業集聚品牌,是讓工業經濟強引擎持久“續航”的內生動力。
2023年,泰安加速構建“441X”現代產業體系,工業技改、制造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3%、20%左右;推進產業鏈精準招商,新開工重點產業境內招商引資項目144個;蔚藍科技、國泰大成新材料、吉利遠程本途新能源商用車等189個重大項目竣工投產。
而在集群建設方面,2023年泰安新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8家、瞪羚企業18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17家;肥城市新型電池電極材料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寧陽縣高端化工、岱岳區精細化工、肥城市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入選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總數達到9個;岱岳區新材料和新型建材、“水滸之旅·水韻東平”精品旅游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總數達到10個;新能源電力裝備材料入選省首批先進制造業集群;鹽穴儲能儲氣入選省未來產業集群。
泰安持續實施培基、固本、強鏈、育群“四大工程”,以鏈式思維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加快推動產業鏈從“點”到“鏈”的突破和從“鏈”到“群”的提升,形成產業集群的規模效應和溢出效應。今年,泰安還將進一步強化科技引領,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持續塑強產業集群優勢,推動各類集群加快向國家級集群躍升。
03 / 現代服務業提質起勢,釋放高附加值
服務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一方面,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有利于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有利于以高質量生活性服務供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讓現代服務業與新型工業化“雙向賦能”。2023年,泰安實施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1141”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全市規上服務業企業達到505家,預計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9%以上。除此之外,泰安174家企業入選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入庫培育項目名單;引進國星宇航衛星研發制造項目,“泰安號”衛星成功發射;百度人工智能(泰安)數據標注產業基地等項目簽約落地;泰安市入選“中國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龍輝起重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速恒物流獲評國家5A級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兗礦泰安港公鐵水聯運物流園開園運營……生產性服務業也在不斷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推動消費擴容提質。2023年,泰安緊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向往,以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為引領,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如舉辦了“惠享泰安消費年”活動,發放各類消費券3837萬元,拉動消費4.6億元;積極培育智慧商圈、特色街區、老字號集聚區,泰安市入選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市集經濟,加快恢復批零住餐等接觸性消費,讓泰汶大地更有“煙火氣”……現代服務業提質起勢、活力迸發。
登高不畏難,望遠敢爭先。2024年的發展藍圖已經繪就,泰安將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在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黃河戰略先行區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穩步推動共同富裕等七個方面堅定不移持續發力,埋頭苦干,勇攀高峰,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泰安實踐”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