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7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基層醫療衛生體系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牟善勇圍繞提升山東醫療服務能力措施進行了介紹。
山東致力于夯實織密“15分鐘健康服務圈”。據悉,山東連續實施“基層標準化建設”和“基層衛生能力提升”兩個三年行動,在全國率先開展基層機構等級評價,推動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社區醫院和中心村衛生室建設。全省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推薦標準占比達到35%,社區醫院建設305家,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次中心建成125個,數量和比例均居全國前列。全省建有村衛生室5.24萬所,其中,中心村衛生室3452所,在人口較少的自然村設置村衛生室服務點3344個,提供定期巡診服務,實現服務全覆蓋。
在基層衛生健康人才招引政策方面,牟善勇介紹,4年來,山東安排進編用人計劃3.04萬人,實施“齊魯基層名醫”人才工程,兩屆評選出199名基層名醫。同時,還做好公費醫學生招生培養和就業履約等工作,累計招收公費醫學生8400余人。全省基層衛生高級崗設置比例提高至20%,已有7760名基層衛生人員取得基層衛生高級職稱。1000余名全日制大專以上醫學畢業生免試注冊鄉村醫生,3.37萬人通過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全省村醫具備執業(助理)醫師以上資格或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比提高到60%以上,結構素質進一步優化提升。
牟善勇表示,山東正在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精準下沉。縣級醫院充分發揮龍頭作用,全省組建211個醫共體,通過建立聯合門診、特色科室、帶教進修、遠程培訓指導等方式,提升縣域診療同質化、優質化水平。醫共體內全部建立遠程影像、心電、會診等診斷中心,遠程醫療覆蓋全部鄉鎮衛生院,其中遠程心電已覆蓋8674所村衛生室,“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模式日趨成熟。
同時,每年選派醫務人員下沉幫扶基層機構,強化提升臨床專科服務能力,今年下沉人員將突破1萬人次。參照“第一書記”做法,今年組織遴選216名“業務院長”派駐基層,六批累計選派1900余名優秀業務骨干擔任偏遠、薄弱衛生院“業務院長”,助力填平基層發展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