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2-09-26 12:32:09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6日訊 “2022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 第八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于9月26日至28日在山東曲阜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人類文明多樣性與人類共同價值”,設有1個主論壇、9個分論壇。9月26日上午,尼山文物論壇在曲阜尼山講堂一樓和樂廳舉辦。14位專家圍繞論壇主題“儒家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發言交流。
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吳佩林表示,孔府文獻不僅對理解中國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更是闡釋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獻寶庫,彌足珍貴,當加以充分保護與利用。其中,孔府檔案、孔府碑刻、孔氏族譜構成孔府三大文獻群,是孔府文獻的主體。孔子家族史志、孔子后裔詩文集、孔子后裔衣冠服飾、孔府文物、方志、晚清民國報刊以及二十四史一類的傳世文獻都存有與孔府有關的大量文獻。欲使孔府文獻活起來,當務之急是整合力量,統籌資金。
同時吳佩林指出,要全面清理,摸清數量與藏地。孔府檔案的卷數、件數究竟是多少,分散在孔子博物館之外的孔府檔案的數量、藏地如何,涉及孔府的碑刻時間、內容、藏地,全球各地孔氏族譜數量如何,孔府文物所屬時代、數量等等,都需要一一落實。同時,要分類出版“孔府文獻影印叢刊”“孔府文獻點校叢刊”。影印叢刊要求相關主題的一網打盡。點校叢刊則主要點校與孔府文獻相關的孤本、珍本、善本,以及分主題的文獻匯集。
吳佩林還建議建立孔府文獻大型數據庫。基于飛速更新的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系統、豐富、完整的數據庫,建立能夠資源共享的大數據、云平臺是以后檔案整理的重點和趨勢。孔府文獻數據庫的開發,至少有兩項工作要做:發掘文獻本身的特性、屬性,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多維檢索系統;確立“數字人文”的觀念,這需要研究者、檔案界、科技界(包括數據庫運營商)互助合作,將數字檔案運用到分析系統中,為人文研究提供服務。同時,推進“孔府研究文庫”。以重要研究機構為基礎,聚集專門人才,以扎實的孔府史料為基礎,解決社會急需的重大歷史命題,推出一批具有儒學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精品力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創”、全面提升民族素質提供智力支持。
閃電新聞記者 劉少君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