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3日訊 近日,山東省政府印發了《山東省基礎設施“七網”建設行動計劃》。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關兆泉,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徐啟峰,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趙方德,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賈乃波,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宋文華,省能源局副局長王福棟,介紹行動計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記者提到,農村基礎設施網建設行動計劃提出了怎樣的目標要求,下一步將如何推動落實落地、順利實施?對此,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宋文華作出回答。
宋文華介紹,農村基礎設施網建設行動計劃的編制出臺對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具有重要意義。行動計劃主要實施“八大行動”,包括27項工作任務,涉及路、水、電、氣、物流、通信網絡,農村公共服務、公共環境和現代農業基礎設施,每項工作任務都有各自的目標要求。比如:農村路網建設方面,到2025年底,新建、改造提升農村公路4萬公里,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內通戶道路硬化基本完成,基本實現“戶戶通”。農村水網建設方面,“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一批水源工程,新建改造水廠工程120余處,鋪設管網10萬余公里,實施村莊供水工程改造項目2萬余個。農村電網方面,到2025年,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954%,綜合電壓合格率提升至99.948%,戶均配變容量達到3千伏安左右。數字鄉村建設方面,到2025年全省所有行政村(社區)建成“百兆鄉村”,所有行政村基本實現5G全覆蓋。在鄉村物流、校園校舍、鄉村醫療、養老服務、文化體育,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及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確定了具體明確的目標任務。
以上各具體目標匯集起來就形成了行動計劃的總體目標,即:著力構建“城鄉統籌、均衡服務、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科學高效”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農村基礎設施網。到2025年,農村路網結構相對完善、供水保障能力顯著提高、綠色用能水平持續改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均等化便捷化水平明顯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全面提升、現代農業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到2030年,全面建成城鄉融合、條件良好、運轉通暢的山東特色現代化高質量農村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高質量按時完成上述目標任務需要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各有關部門通力配合。下一步,省農業農村廳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農村基礎設施網建設行動計劃作為保增長、惠民生的重大舉措,會同省相關部門實施好,確保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建立部門聯絡員制度,結合“1+3”事項督查,按月向省有關部門調度工作任務和重點項目進展情況,研究行動計劃的組織推進。二是健全重點項目庫。及時將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好項目入庫管理。對重點項目建立臺賬,跟蹤加強管理,推動各部門單位加快項目實施。三是加強工作統籌規劃。結合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將農村基礎設施網建設行動計劃相關重點工作列入我省貫徹落實措施,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壓實工作責任,推動山東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四是積極開展工作調研。針對各地在推動農村基礎設施網建設中遇到和發現的問題,研究提出工作意見措施,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網建設順利實施,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