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1日訊 12月30日,一個重磅喜訊傳來,山東最大的民營企業——魏橋集團預計全年銷售收入4130億元,利稅339億元,業績創了歷史新高,能源消耗卻創了歷史最低。而就在4年前,一場環保風暴讓魏橋這艘鋁業航母來了個急剎車。
危機重重
2017年12月26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山東省反饋督察意見,魏橋集團遭點名批評!
2013年以來,濱州市魏橋創業集團違規建成45臺機組,濱州市始終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由于大量燃煤電站投運,導致煤炭消費量大幅增長,大氣污染問題十分突出。
點名批評振聾發聵,揭開了超常規發展破壞生態環境的蓋子,也重重地打在這個在當地舉足輕重的工業巨頭身上。
危機重重,恰在此時,魏橋德高望重的掌舵人——被稱為“世界鋁王”的張士平不幸因病去世。48歲的張波臨危受命,出任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
接到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的督查通報后,山東重拳出擊,迅速整改落實。盡管有些想不通,但一個月后,魏橋集團還是堅決關停了268萬噸產能,引發行業震動。
不挑擔子不知重。關停產能后的2018年,魏橋銷售收同比下降700多億元。企業要出路,職工要吃飯,積重難返,如何走出困境?行動上的堅決服從,掩蓋不了張波此時內心的迷茫。
苦苦尋找新出路的不止張波一人,關停產能后,2018年,濱州鄒平市GDP出現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下降,濱州GDP全年增速定格在1.5%,新舊動能轉換考核全省排名倒數第一。兩個“第一”讓市委新班子如坐針氈。
與產能減重相比,思想觀念上的減重更為關鍵。剛剛上任濱州市委書記的佘春明決定把魏橋集團作為外出調研的第一站。
撥云見霧 再造一個新魏橋
再造一個新魏橋,褪去“粗”“重”外衣。一場頭腦風暴撥開云霧,共識達成了,方向又在哪呢?
經過慎重推演,兩人不約而同把路標指向了——輕量化。
汽車輕量化是全球汽車工業化的一致目標。世界汽車協會報告顯示,汽車重量每減少10%,燃油能耗可降低6%-8%,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3%。鋁的密度只有鋼的三分之一,易加工成型、防撞性強,鋁代鋼,可大幅提升汽車性能。汽車輕量化對提升電動車續航有重要意義,被視為新能源汽車市場下一個風口。
佘春明書記指出,現在國際上交通工具用鋁量是比較大的,一共占了40%,當時國內用鋁量實際上還不到10%。經濟工作不是一個賭博,它應該是在建立了可行的、合理的、有解的思維和可行的方案基礎上來做。
對這項工作進行三次精算推演后,2019年10月19日,張波亮相跨國企業領導人青島峰會,首次公開明確集團向輕量化轉型的戰略。
踏海尋天 劈波斬浪
進軍輕量化,要打破多重技術壁壘,需要在材料、設計和工藝方面有成熟的積累。但魏橋只懂得煉鋁,在這個技術含量很高的輕量化領域卻是兩眼一抹黑。
蘇州大學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院院長張海在國外長期鋁合金材料研究。他回國后發現,國內絕大部分鋁合金材料屬于中低端產品,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用鋁合金,相當部分關鍵基礎材料長期依賴進口。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海參加了魏橋舉辦的一場轉型升級評審會。
會上所有人提出上汽車板生產線,但唯獨張海提反對意見。他認為汽車板在國外早已成熟,如果現在投入會進入白熱化競爭中。
張海在評審會上大聲說不,一下子吸引了張波的注意,隨后兩人有了一次改變未來的長談。張波決定予以資金支持,讓張海成立研究院帶領研究團隊研發新材料。
重點突破新材料研發的同時,一個重頭項目也在爭分奪秒地建設中。魏橋要打造世界領先的全流程輕量化研發、試驗、制造基地,選址就是原來關停的火電廠。
2019年10月,納入山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魏橋輕量化基地破土動工,這個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在原鄒平一電、二電項目拆除基礎上建設,未占用任何新增土地,規劃了輕量化結構件、全鋁車身總成、泡沫鋁、鋁型材、中試基地等五個項目,打造“從鋁水—零部件研發到制造—整車組裝”的完整產業鏈,能耗、碳排放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規劃產值卻是之前的十倍。
傳承與突破
輕量化基地建設如火如荼,但張海的研發卻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國內生產的鋁水雜質太多,純度不達標,根本無法做實驗。
此時,26歲的劉方鎮加入了張海團隊。來蘇州大學讀研究生前,他是魏橋電廠一名普通的維護工;2018年,魏橋集團組織50名員工參加全國統一的研究生考試,最終劉方鎮和另外一名工友脫穎而出,脫產深造。
張海教授首先從國外購買了一些短缺的材料和檢測設備,進行最基礎的凈化鋁水工作,并著手搭建一個攻關團隊,全力研發新型鋁合金。
張海團隊創新提出超細亞晶概念,可以調控微觀組織,實現鋁合金強度和疲勞性能的提升,這在國際上都是突破性的。
探索神秘未知的微觀世界并不容易,耗時兩年多,張海團隊終于研發出一款號稱“藥丸”的中間合金劑。有了神奇的“藥丸”,新型鋁合金終于研制成功。
這款新型鋁合金比傳統鋁合金的性能提升超過了20%,為了表示紀念,大家決定給這款合金材料命名為HSW一號合金——H,high,高。S,stress,強度 。W,魏橋。HSW,高強韌魏橋合金。
魏橋的底氣,源自擁有自己的新材料。新材料研發成功,就進入了量產環節。2021年5月17日點58分,經過合金調配、保溫爐靜置、除氣、過濾等工序,合金鋁棒一次性順利鑄造完成,輕量化基地正式具備高強韌高服役鋁合金材料的生產能力。
魏橋在新材料研發方面實現突破,讓國內頂尖的汽車設計公司奧杰感到驚喜,雙方迅速聯合成立宏奧公司,加快整車輕量化生產。國內第一條全鋁車身生產線也就此誕生,車身材料復合連接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終見月明
2021年10月19日,在小城鄒平的魏橋輕量化基地,蔚來、理想等國內外20多家整車廠商云集于此,只為見證一臺輕量化全鋁車身的下線。
這臺車身突破了10多項“卡脖子”關鍵技術,市場需求迫切,它的成功下線,讓魏橋集團董事長張波一身輕松,“可以很驕傲地說,我們現在月月有盈利,月月有提升,我們也是全球第一個在鋁行業做超低排放的企業?!?/p>
蘇州奧杰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明興奮地說,魏橋汽車輕量化從材料研究一直到回收產業模式,是現在世界上僅有的一個產業模式。
作為山東省政府特聘專家,知名經濟學家姚洋長期關注山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他認為魏橋這個傳統意義的“傻大黑粗”轉型很驚艷,“山東以魏橋為代表的這樣重工業的轉型升級,為我們國家同類型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范例?!?/p>
現在,魏橋鋁合金產品和鋁合金加工產品收入已占到鋁相關收入的八成以上。張波每天都有來訪的客人到輕量化基地參觀、洽談,鋁老大減重變輕的消息也傳到了海外,在德國舉行的首屆全球輕量化峰會上,魏橋集團受邀做了專題發言。
采訪時,濱州市委書記佘春明也給記者興奮地介紹今年前11個月的經濟數據:濱州中高端鋁制品占比達到63.6%,空氣質量同比改善15.2%,列全省第4位?!碍h保能耗的要求不但沒有限制企業,實際上督促企業轉型升級,鳳凰涅槃,真正走向高質量發展?!?/p>
2021年10月28日,劉方鎮正在進行他的博士論文開題。在開題會上,劉方鎮從容應對,去年他申請碩博連讀成功,成為魏橋培養的第一位在讀博士生,他將和導師張海繼續研發更多的新型鋁合金材料,他發現,微觀的世界很精彩,微觀的世界也有更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