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8日訊 “讓思念發光 幫烈士回家”大型尋親活動第二季已經啟動,80人名單中,有位叫王勝達的烈士,家鄉地址是山東長清石頭圍子區王家莊。然而,濟南長清根本沒有“石頭圍子區”。記者驅車趕到長清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好消息是工作人員確認了“王勝達”的存在,遺憾的是,關于他的信息幾乎沒有。尋親伊始,記者就遇到了難題。
王勝達1947年犧牲,距今已經過去70多年,因為烈士的信息很少,要想找到親人,還得從“地址”上做文章。記者查詢發現,長清有多個“王莊村”或“王家莊村”,其中,地圖上的“石圍子王莊村”,與登記的“石頭圍子區王家莊”十分相似。為此,記者來到崮云湖街道王莊社區。2005年,王家莊村整體搬遷至此。記者多方打聽,從王家莊村一位老村支書的口中,確認了王勝達就是村里人的事實。然而,老村支書不經意吐露的一個細節,卻讓記者心里犯了嘀咕。原來,老村支書口中的這個“王勝達”一直在村里,從來沒有當過兵。
王勝達烈士的家究竟是不是這里呢?如果不是又該往哪里找?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又來到王家莊村村委會,村委委員王盛臣說,他們村有兩個王盛達,一個當過兵,一個長期生活在家里。因為烈士王勝達英年早逝,村里人大多只知道有一位九旬高齡的的王勝達,并不知道還有一位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王勝達。而一開始的老村支書,也以為記者要找的是另一位王勝達,這才鬧了“烏龍”。
王盛臣告訴記者,記者所找的烈士“王勝達”應該就是他們村的。以前的王家莊村,村莊外面被一圈石頭圍起來,石頭圍子高七八米,就和城墻一樣,村里人住在里面,應該是為了防止土匪或戰亂修建的,他們村因此得名——石圍子王家莊。記者聽得津津有味,王盛臣所說也和烈士資料中提到的“石頭圍子”對上了。并且,記者要找的烈士王勝達,姓名應為“王盛達”,在村里“盛”為名字當中的輩分。
如今,王盛臣也是60歲的人了。他告訴閃電新聞記者,小時候聽村里的老人們說過王盛達烈士的事。那時,王盛達父親家的門上還掛著“光榮之家”的牌子。因為王盛達當兵時比較年輕,并沒有結婚。如今,王盛達往下,兩輩親人都過世了,烈士的“家”找到了,但“親人”卻永遠不能相見了。
菏澤市曹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宋繼亮告訴閃電新聞記者,烈士當中不僅有像王盛達烈士這樣已無親人的,還有很多無名烈士。每年清明或烈士紀念日的時候,當地各個部門、機構都會集中祭掃,緬懷先烈,把他們當親人一樣,紀念他們。
閃電新聞記者 胡振華 馬銳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