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7日訊 一枝一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也是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住魯全國人大代表們最關心的話題。圍繞就業、教育、住房、醫療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代表們展開熱議。
“十四五”規劃在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等等,這在代表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就業是民生之本。山東把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在去年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背景之下,實現了就業局勢穩定。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22萬,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0%以上。2350萬農民工,有92.4%的人實現了在本省就近就地就業。下一步,山東將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住魯全國人大代表梅建華說:“要認真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來魯留魯、就業創業推進行動,認真地做好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大對困難就業群體的幫扶力度,努力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教育是民生之基。最近兩年,山東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學前教育的普惠率和公辦率大幅度提高,大班額化解已全面完成,教師中高級崗位比例提高。
住魯全國人大代表張淑琴說:“我想未來為了應對二孩上學高峰,山東還要持續加大教師招考的力度,以滿足于我們高質量教育的要求,同時進一步地加強對農村教育、教師政策的利好、傾斜的力度,來不斷提高我們農村教育的質量。”
住房是民生之安。十三五期間,百姓居住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今年,山東還要對60萬戶以上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同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大力發展政策性租賃住房來解決大城市住房困難問題。
住魯全國人大代表王玉志說:“可以說由政府拿出專門的資金來統籌建設,土地的供應要單列計劃。同時,要鼓勵一些企業和事業單位利用閑置的土地來建設租賃住房,國家給予一定的政策,同時,我們要規范租賃市場,要大力發展長租房。”
醫療是民生之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衛生健康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加強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縣級醫療服務能力。
住魯全國人大代表盧林說:“建議我提到了建立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鄉村醫生的三級管理體系,為農村居民的慢性病管理起到一個兜底保障工作;第二個要加強我們臨床醫學康復學科的建設,在疾病的早期為患者提供康復服務,并為后續的在二級醫院包括鄉鎮醫院、社區的醫院,他的康復服務提供一個支撐和幫助作用。”
目前,山東正在“加快中醫藥傳承創新,打造‘齊魯中醫’品牌”,開展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齊魯醫派中醫學術流派建設等人才工程,目前已培養各類傳承人才5000余名。
住魯全國人大代表劉英才說:“中藥制劑人才還是比較缺乏。建議是在政策支持的同時,也要再加大對資金的支持力度,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實行兩條腿走路,為醫院里的制劑下一步的自主生產研發準備好一些條件。”
社區是百姓安居樂業之所,也是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代表們認為,切實提升百姓幸福感、獲得感,要進一步發揮社區的關鍵作用。
住魯全國人大代表高明芹說:“從法律方面來講,在對它(社區)的定位和職能作用,還缺少一些法律方面的規定。那么,今年我提了一個議案,就是關于盡快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問題,在其中增加關于社區的內容,確定社區的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