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5日訊 1月22日22時40分,經過14個小時的連續奮戰,中建八局鄭濟高鐵項目一分部順利完成了聊城段首次連續梁的混凝土澆筑作業,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突破。
在鄭濟高鐵聊城段茌平特大橋主橋126#~129#墩的施工現場,一座身披棉衣的龐然大物正在澆筑“血肉”。由于鄭濟高鐵途經的該段要上跨規劃中的S242省道,需要使用混凝土澆筑一座全長137.5米、四個橋墩支撐的連續梁。該連續梁預計總重達4760噸,為本標段重點控制性工程,分三次澆筑完成。
按照質量規范要求,混凝土入模溫度不能低于10℃,養護溫度不低于5℃。而目前聊城茌平地區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施工保溫工作尤為關鍵。為此,項目部從混凝土生產源頭控制做起,采用鍋爐對拌和物進行加熱升溫,保證混凝土出機溫度達到15℃以上,對運輸罐車采用棉被包裹保溫,保證混凝土到現場后溫度在10℃以上。同時,現場采用保溫棉被將連續梁及支架全部包裹封閉,內部再采用4臺30KW暖風炮及1臺蒸汽發生器作為熱源進行保溫保濕,充分保障混凝土澆筑梁體溫度。在養護階段,項目部24小時監測混凝土及外部環境溫度,確保養護溫度在15℃以上,全方位的溫暖呵護使連續梁不懼寒冬。
作為鄭濟高鐵山東段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位于聊城的茌平特大橋全長37.4公里,多次上跨既有道路河流。由于該地處于黃河沖積平原,地質土層主要為粉土、黏土、粉砂等,地質條件較差。要承受動輒數千噸的連續梁,需要支架體系根基牢固。為此,項目部對支架基礎處進行挖淤換填,澆筑混凝土條形基礎,此后再采用鋼管樁+貝雷梁+盤扣結構環環相扣形成支架,僅用時15天就高品質完成搭建,保證了連續梁如期澆筑。
鄭濟高鐵(山東段)西起魯豫兩省省界,經聊城、德州、濟南,接入濟南西站,設莘縣、聊城西、茌平南、長清、濟南西5個站點。全長170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中建八局鄭濟高鐵二標一二分部承擔DK70+378.63-DK90+000,全長19.6公里,包含茌平制梁場、茌平南站、長清黃河特大橋G段,茌平特大橋ABC段。其中茌平制梁場承擔正線624孔雙線箱梁的預制、運輸及架設施工任務。目前,項目建設的各項工作均有序推進中。
閃電新聞記者 賈方政 通訊員 崔文一 陳懷宇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