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2017年起,山東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在省直機關啟動“雙聯共建”活動,選擇省直100個單位與100個貧困村建立聯建關系,助力鄉村脫貧。今年是活動收官之年,雙聯共建工作開展成效如何,閃電新聞記者深入一線,實地探訪。
584萬資金改善村容村貌
一條嶄新的柏油馬路在綠化帶的映襯下,猶如一條飄落在農田中的“絲帶”連接了村莊南北;綠油油的麥田在微風的吹拂下,麥穗“歡樂”的搖曳著,這是記者進到東平縣新湖鎮樓岔村的第一印象?!皬某銮f到進莊,感覺這環境多好啊,又美觀又體面,兩邊綠化得也不孬。”樓岔村村民李培路滿臉笑容說道。
一年前,樓岔村沒有像樣的路,晴天是“揚灰路”,雨天是“水泥路”。針對這一問題,省廣電局協調資金584萬,將北至東平湖大堤、南至326省道的穿村道路進行改造提升,由原3.5米拓寬至6米,對村內3.1公里的背街小巷道路進行了柏油硬化;配套新裝太陽能節能路燈90盞,種植國槐、冬青等綠化樹木1576棵,粉刷墻面9260平方;村委廣場公共衛生間由旱廁改造成水廁,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居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改善。
智慧黨建擴大幫扶面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山東省廣電局充分發揮黨建統領作用,協調資金10萬,對村辦公場所進行改造升級,健全完善黨建制度10余項;建立基層聯系點制度,機關各處室、直屬各單位基層黨組織同新湖鎮6個村黨支部結成對子。“村里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都得到了增強,干事創業的熱情也提升了。”樓岔村村支部書記李培民告訴記者。
同時,立足自身實際與工作優勢,投資10萬元打造了“智慧黨建工作平臺”,將傳統黨建的“面對面”與智慧黨建的“鍵對鍵”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線上線下黨員同步學習。現如今一走進村黨支部會議室,各種設施一應俱全,一塊6平米左右的超大顯示屏顯得格外醒目,黨員學習內容一目了然。“通過智慧黨建平臺,促進了黨員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也促進基層黨建工作水平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笔∨蓶|平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謝寧說到。
“藕蝦套養”培植富農產業實現脫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鄉村振興就要產業振興,實現富農惠農,不僅靠‘輸血’,更要靠‘造血’?!蓖ㄟ^調研論證,謝寧考慮把小龍蝦產業作為新湖鎮當前及今后發展的一項重要產業。
針對樓岔村小龍蝦養殖存在分散式養殖,管理較為粗放的問題,積極組織村內小龍蝦養殖戶到東平小龍蝦良種選育中心和其他村開展學習培訓,加大對養殖農戶的培訓力度,在樓岔村推廣“藕蝦套養”技術,村里小龍蝦養殖戶李培運對此深有感觸?!白约吼B蝦時間也不短了,以前都是沒經驗自己摸索,以前一畝池子的收入也就1000多元左右,現在經過專家的指導,學習別人的養蝦經驗,一畝池子的收入已經達到3000多元左右,收入實現了翻倍,心里甭提多滋了?!?/p>
看到“雙聯共建”引導養殖小龍蝦帶來的實惠,村里不少村民紛紛響應,在李培運的示范帶動下,現如今村里的小龍蝦養殖戶已經達到7戶,小龍蝦養殖在樓岔村呈現欣欣向榮蓬勃發展之勢,在小龍蝦產業的帶動下,不少村民也積極轉動腦筋,開始嘗試種兔、綿羊等養殖,村民脫貧致富的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實現了“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