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9日訊 山東扎實推進醫療援疆,選派骨干力量,培訓提升當地醫療力量,變輸血為造血,給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在喀什地區肺科醫院“肺部疾病微創診療科”,阿米娜主任正在“師傅”郭新美的帶領下,為病人做治療。今年5月,阿米娜與山東省胸科醫院的援疆專家郭新美結為師徒關系。如今,她在專業上已經能夠獨當一面。
新疆喀什地區肺科醫院肺部疾病微創診療科主任阿米娜說:“有一些需要會診的病人,她也耐心細致地去給我講解,還是為了把我們這個科室再提升一個水平。其實郭老師來的時間很短,但是一下子進入了狀態,確實也很感動。”
新疆喀什地區肺科醫院肺部疾病微創診療科主任、山東醫療援疆專家郭新美表示:“阿米娜其實在氣管鏡基本的操作方面應該是都沒問題了,我希望我走之前他們能把硬鏡開展起來。”
“一對一”的基礎上,針對部分醫務人員綜合能力弱的現狀,山東創新推行“1+X”師帶徒模式,在一位老師獨自帶教的基礎上,創新增加教師組團帶徒,每位老師輪流培訓授課,學員可根據業務需要,報名學習不同的專業知識。馬衣熱·耐比雖是心內科醫生,但她也報名參加了山東專家吳海良組織的結核知識培訓。
新疆喀什地區肺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馬衣熱·耐比表示:“我們雖然是心內科,但是收治的心血管病人都是結核基礎上的心血管病人。”
新疆喀什地區肺科醫院結核科主任、山東醫療援疆專家吳海良介紹說:“我們把氣管鏡室、影像科、質量管理、醫務科人員綜合到一起,讓學員在這一個團隊中就能學到結核病的相關知識,每個人都培養成全方位人才。”
自2017年4月山東醫療援疆首次啟動“1+X”結對師帶徒人才培養項目至今,共有26名山東專家結對師帶徒84人次。
新疆喀什地區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山東援疆干部譚成森說:“第十批援疆干部進疆以來,創新性提出了青藍工程,就是通過明確師徒關系,明確考核的目標,努力推動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變輸血為造血,努力為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十三五”以來,山東累計安排醫療衛生援疆經費4億多元,選派500多名醫療衛生人員赴喀什開展支醫和巡診等,接診病人8萬人次以上,開展手術1.1萬多臺次,為當地培訓醫務人員7500人次,受援醫院專業技術力量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