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7-01 21:57:07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印在腦子里、落實在行動上。牢記囑托,山東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聚力打造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以綠色發展作為根本前提,人海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格局逐漸清晰。山東廣播電視臺從7月1日起,推出系列報道《長島再興記》,今天刊播第一集《踐行“兩山”理論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這幾天,長島境內的大黑山島正在拆除最后一批海參育苗大棚。三年時間,島上原有的十萬平方米海參育苗場已經拆除了七成。
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實驗區黑山鄉黨委書記周宏亮介紹:“剩余三萬平方米我們今天就正式開始進行拆除了,八月份全部拆除完,把它全部恢復成自然生態的岸線。”
曾經海參育苗是長島居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然而育苗消毒產生大量含有高錳酸鉀的廢水,污染了海洋環境,重索取、輕保護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2017年,山東省委、省政府重新定位長島發展:要堅守生態保護的重大責任,把做好島嶼修復治理作為重要工作,走可持續發展道路。2018年6月,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批復設立,當務之急就是恢復海岸線生態。大黑山島北莊村的育苗大棚確定首批拆除,這讓經營了十幾年大棚的王建君夫婦輾轉反側。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黑山鄉北莊村村民王建君說:“俺好幾宿沒睡著覺,俺都不舍得大棚,反正是直到現在還想念這個大棚。”
村民鄒禎傳說:“俺這是養的少,黃書記養的多。”
黃萬平是村黨支部書記,當年,這些大棚就是他帶頭建起來的,如今要拆,他再一次帶了頭。
黃萬平表示:“國家也有這個政策,我就必須要起個帶頭作用,因為咱入黨的時候當時是怎么宣的誓,咱自己心里都很清楚,動員干得多的、規模大的這些黨員,叫他們也和我一樣,也帶著頭拆。”
在黨員干部和養殖大戶的帶動下,北莊村2萬平米育苗大棚2018年底全部拆除。但村民們的生活如何繼續?
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實驗區工委專職副書記李俊杰表示:“老百姓在投入這些方面的資金,那他也得有個補償回來。另外一個你要考慮他的轉產轉業,老百姓由原來育苗的,引到了我們的旅游產業、遠海海產品的養殖。”
拆除育苗場的同時,長島完成近岸養殖騰退1.26萬畝,建設4處國家級海洋牧場、6處省級海洋牧場,漁業開始向深遠海轉移。同時,拆除80臺風機、噴播修復破損山體,經過多領域、立體化治理,自然海灘和海洋生物種群都在逐漸恢復生機,北莊村也迎來了真正的發展機遇。
游客告訴記者:“之前在蓬萊上了四年大學,來的時候正好畢業三年了,正好再過來看一下。感覺這邊變化是特別的大,水質啥的看著好多了。”
游客紛至沓來。在政府扶持下,北莊村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原先村里只有一家三個床位的小旅館,現在每到假日幾十家漁家樂全部客滿。
黑山鄉北莊村漁家樂業主陶翠說:“咱的海鮮很肥美,一對小兩口這幾年來了8次,每次來都戀戀不舍,他不是客人了,感覺他就是個親人了。”
被吸引的不僅是游客,還有投資。兩年前還猶豫不決的一家外地企業,今年投資700多萬元,利用北莊村的閑置老舊房屋,改建高端民宿,村民們每年能有三四千元租金收入,還能參與分紅。
黑山鄉北莊村黨支部書記黃萬平介紹:“他停了幾年他回來一看,這個變化很大,他又勾起了他的投資欲望。”
村民王建君告訴記者:“給俺拆了又蓋新房子,多少年以后這房子又是俺的,這何樂而不為。 ”
打破舊飯碗,村民端起了生態金飯碗。2019年11月14日,生態環境部公布長島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長島國家公園創建也在穩步推進,有望爭創我國首批海洋類國家公園。
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實驗區工委專職副書記李俊杰表示:“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為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生態保護生態修復,這是我們長期堅持的一項重點任務,始終會牢牢抓在手上。既要將我們生態修復的成果保護好,持續用力,讓老百姓生活在長島感覺到真是幸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