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2-01 16:35:02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日訊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我們的前面始終站著白衣天使。他們與病魔斗爭,始終帶給患者、給我們希望。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是山東援鄂醫療隊。
(戳音頻,聽一線的聲音)
幾經周轉,我們電話采訪到了來自淄博市中心醫院的主治醫師宋瑋瑋。從29號晚上到30號凌晨,他已經連續工作了近7個小時。
宋瑋瑋:昨天晚上到今天早晨4點多回到的賓館,現在醫務人員還是比較緊缺。
記者:咱醫護人員都穿很厚的防護服,我不知道喝水吃飯怎么辦?
宋瑋瑋:是這樣的,我們一旦進去,一般是6個小時,這6個小時沒法喝水,沒法吃飯。
記者:而且還出很多汗,防護服是吧?
宋瑋瑋:對,因為它密封性很好,它需要一層一層的,包括護目鏡,包括這種口罩、帽子,然后有的還需要在套上一層這種防水服,其實我們工作那地方沒有暖氣,是很冷的。但是我們這么6個小時下來的話,基本上全身都濕透了,然后還有一個最關鍵的是沒法上廁所,所以我們很多人都自己準備了成人的尿不濕,每個班下來之后都會精疲力盡。
記者:您這次去到湖北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呢?
宋瑋瑋:這一次因為我是重癥醫學科的醫生,所以說這一次我們來到黃岡主要的任務就是救治黃岡這個地方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重病人,比如說出現臟器衰竭的。
記者:那么在出發之前,咱們單位或者說咱們科組有沒有給您做一些防護上的培訓?
宋瑋瑋:在出發之前我們醫院有一定的培訓,并且我們醫院給我們準備了充足的防護用品,比如說防護服,比如說N95口罩,比如說手套,這些都準備的是比較充足的。然后來到黃岡之后,我們是初二來的,我們用了兩天左右的時間進行集中的一個培訓,主要就是防護方面的一些培訓。武漢黃岡這邊當地的這種防護用品的消耗還是非常大,他們的壓力也非常大,這樣我們為了不增加黃岡人民的負擔,所以我們中心醫院淄博市中心醫院領導也在源源不斷的通過順豐快遞的方式不斷郵寄這些防護用品,以保證我們在這邊的安全。
記者:回憶起當初自愿加入到山東省第一批赴湖北醫療隊的情景,宋瑋瑋說,這既是作為醫生的職責,也是來自同樣為醫生的父親的影響。
宋瑋瑋:這個是我自愿報名的,因為一開始的時候我就聽到了,說知道咱武漢的疫情是越來越嚴重,雖然咱們山東當時還沒有,但是心里還是非常著急。后來一聽說咱們山東省要組建醫療隊,所以說我第一時間就報了名。第一畢竟我是一個醫務工作者,這邊也有很多重癥的病人,正好我專業也對口,另外我也是一個黨員,這也是我們作為一個黨員應該做的。
記者:這次您自愿參加到了我們第1批的支援湖北的隊伍當中,家人對于您這個舉動是怎么看待的呢?
宋瑋瑋:首先說一下我父親,我父親是一名內科醫生,(我)從小就在醫院里長大,我記得人家的對聯都是那種什么福啊什么之類的,就是那種對聯,我們家我記得從小的時候,我們家的對聯是“半夜敲門半夜開,隨時到院隨時診”。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其實在這之前我沒有征求他的意見,我只是后來被選派上了之后,我臨走之前給我父親說了一句,我父親非常的支持,他說責無旁貸。他是最能理解我,因為我們都是醫生嘛,然后他只是作為一個父親,確實對兒子也是有一些擔心,叮囑我要做好防護。因為我在年前是臘月25左右的時候,我正好回去給他過生日,那時候回家之后就高熱寒顫,應該也是一個流感的癥狀,就是高熱寒顫。然后他可能感覺我身體還是相對來說較虛弱一點,所以說他還是有擔心。然后我的愛人她也是比較支持我,都還是能理解我的行為,都非常理解。我就想通過咱們欄目,向我的家人,報個平安。對他們表示感謝吧!感謝他們對我的支持,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把家人放在家里,其實有點對不起他們。
記者:當他說完這句話之后,我們倆一起沉默了很久,向所有正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來源:山東體育休閑廣播
閃電新聞記者 劉晨 王春令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