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0-30 22:37:10
齊魯網·閃電新聞濟南10月30日訊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首《山坡羊·潼關懷古》,字里行間中充滿著歷史的滄桑感和時代感,撫今追昔,由歷代王朝的興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難,而寫這首散曲作品的作者,就是濟南歷史名人張養浩。
張養浩的墓園位于濟南天橋區,不過近日有市民告訴閃電新聞記者,這位元代名士的墓碑遭人涂畫,石碑上的碑刻被人惡意損壞。
今天上午,閃電新聞記者趕赴濟南市天橋區文忠園,在市民反映的被損壞的石碑上,記者發現碑身上出現一些綠色和紅色的印跡,其中一塊石碑上還疑似被紅色彩筆寫上了“天之靈”三個字。
據了解,張養浩墓東臨西濼河,西臨西濼河路,與柳云小區毗鄰而居。目前,張養浩墓園里遺留有3塊明代石碑、1塊清代石碑,其中一塊建于明代弘治年間,一塊建成于明代萬歷年間。祭文碑又稱“御祭碑”,是當年皇帝委派大臣前來祭奠先賢之后,所立下的標榜墓主功德的石碑。這次被人涂畫的就是兩塊明代祭文碑。
“這都是功臣,應該好好地保護,要是沒這些東西,將來怎么考證,很多東西,光從書本上不完整啊。”現場閃電新聞記者遇到市民張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己就住在附近,經常過來游玩,看到石碑被損壞,感到很心痛,他建議相關部門應該加以保護。
由于墓園是開放式公園,且靠近柳云社區,不少附近的小區居民來到這里健身,現場還有不少老人在練習樂器。閃電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園里有不少修建綠植的園林工人,但并沒有巡邏的保安,而碑刻附近也未看到安裝監控。
如此重要的文保單位,竟然沒有監控攝像頭,這著實讓人有些意外。記者檢索發現,早在2014年,張養浩墓碑就曾被人損毀。當時濟南市文物局表示,濟南市將給全市范圍內的地上重要文物全部安裝監控設備,顯然這一承諾沒有落實。
今天中午,閃電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濟南市天橋區文化和旅游局將聘請業余文保員加強對該處文保單位的看護,解決目前沒有監控的短板。
“下一步我們計劃對石碑做一些保護裝置,初步計劃是用圍欄、鋼化玻璃兩種方案,目前還要看哪種方案更合適,不過我們覺得用鋼化玻璃效果更好些。”工作人員表示,很快就能出相關保護方案。目前相關專家已經就墓碑被涂畫一事展開勘察,涂料應該能清洗掉,但是對于被鑿損壞的字,修復難度極大,由于公園里沒有監控,石碑被誰損壞的還不清楚。
閃電新聞記者 郝愛印 孫小雯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