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6-01 20:39:06
齊魯網6月1日訊 山東以改革為引領,盤活農村閑置的資源,讓沉睡的資產變成村集體和農民增收的源頭活水。
這兩天,榮成市東楮島村開始進入旅游旺季,海洋牧場新推出的海上垂釣、貝類海產品采摘等體驗項目,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
來自河南的游客趙禮航告訴記者:“這里面有寬闊的海域,有美麗的沙灘,有令人向往的海草房。尤其是這里有非常豐富的海產品,非常環保非常綠色的。”
這幾年,隨著海濱旅游和漁業發展,東楮島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村民陸續搬進了新社區,而600多間海草房卻被閑置下來,部分海草房面臨坍塌危險。經村“兩委”研究決定,村集體拿出2000多萬元,對海草房進行保護性修復和開發,同時打造十幾家精品民宿,發展康養休閑旅游。
榮成市東楮島村村民王本勝說:“在過去城里人過來就是吃一頓飯?,F在就不一樣了,既吃了海鮮,又體驗了民宿的感受,住一晚上一千五六百塊錢,民宿的收入又提高了?!?/p>
如今,沿著美麗的海岸線,海草房成了東楮島村一張靚麗的名片。東楮島村留住了海草房,而在位于魯南地區的汶上縣,這里的許多村莊卻把老房子給拆了。作為全省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改革試點縣,今年3月份開始,汶上縣啟動了一場廢棄房屋、坑塘和荒片的綜合整治利用工程,目標之一就是各村長期閑置不用的老房子。
濟寧市汶上縣縣長李洪文說:“越來越多的人到城里居住,有些村莊空心化律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有些房屋常年無人居住,年久失修,既影響了村容村貌,也成為了不穩定的安全隱患。怎么把閑散的資源把它盤活起來,(讓這些資源)成為群眾手里的活錢?”
雖說是閑置的老房子,可到底如何處置,還是得看村民自己的意見。
濟寧市汶上縣苑莊鎮黨委書記李振生介紹:“村民愿意修葺的,我們房屋修葺完以后繼續保留;村民愿意拆遷的,我們就將房屋拍照留檔,作為今后拆遷補償的依據。這樣就保證了宅基地農戶的資格權和房屋財產權?!?/p>
解決了后顧之憂,拆遷迅速推進。短短3個月時間,苑莊鎮共排查廢棄房屋767排,已拆除356排,修葺411排,綜合整治坑塘、荒片700多畝。全部整治完成后,僅苑莊鎮就能盤活閑散土地近千畝。
濟寧市汶上縣大王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思銀告訴記者:“這一片我們總共拆除了十三戶房屋,村里總共整理出一百六十多畝地,能給村里一年帶來八九萬塊錢的效益,壯大村集體經濟,給村民五五分成。”
按照規劃,山東每年要完成農村閑散土地盤活總量的20%,通過3到5年時間將目前已形成的閑散土地全面盤活利用。同時,專門安排2000萬元資金支持省級傳統村落開展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和傳統村落檔案建立工作,在2020年前恢復設立1000個左右“鄉村記憶”村落(街區),10000個左右“鄉村記憶”民居。
山東省委黨校教授丁兆慶表示:“山東特色是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基本內涵之一,不管是‘留’還是‘拆’,都要突出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形成東中西部多樣化、個性化的鄉村振興格局,這樣才能畫好具有齊魯品味、現代品質、田園品韻的多彩‘富春山居圖’?!?/p>
閃電新聞記者 李化成 宋京偉 李振利 伊力 威海臺 濟寧臺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