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12-15 23:02:12
齊魯網12月15日訊 這幾天,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攝影展正在展出。這張圖片展示的是南四湖經過三次改造治理,由“醬油湖”變成了生態湖,它也是山東水污染治理成效的典型代表。
南四湖地處四省交界,入湖河流大大小小有53條。上個世紀70年代,由于工業快速發展,這些河流成為沿岸4000多家企業的排水管道,生態一度嚴重破壞。
1996年,南四湖拉開整治序幕,淮河流域治污零點行動中,投資2000多萬、微山縣最大的國有造紙廠被關停。從事環保水質監測30多年的王云,見證了南四湖流域重污染企業的退出。
2003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啟動,南四湖成了重要的調蓄水庫和調水通道,水質提升邁開第二步,湖區清理10多萬平米的網箱網圍。
為了讓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水標準,2013年,南四湖開始第三次提標改造,濟寧市執行了比國標排放加嚴的標準,僅水中COD含量就從國標的50mg/立方米降到20。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山東大學環境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建向記者解釋說,從數千降到50,難度不是很大,但要是把它降到20,就相當于一滴墨水它放大道整個湖區,那將是數量級的擴大,成本也是很高。
環保工作人員走遍了150多公里的湖岸線, 與不同屬地管理的環保部門逐漸探索出聯合執法機制,從源頭上管控。山東能源集團高莊煤礦投資一千多萬元,對原有污水處理設備進行改造,在湖區15公里范圍內,實現了對庫區水質近乎0的影響。
如今,由南四湖成功實踐的“治用保”的治污體系在山東全面推開。南水北調工程開通后,已有30多億立方米水途徑南四湖北上東行。
閃電新聞記者 高杰,李程,濟寧臺馮斌,張裕祥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