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9-12 17:54:09
齊魯網9月12日青島訊(記者郭靜 劉海寧 譚嘉平)水中機器人作為機器人新形態的出現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拓寬了領域,作為新的發展方向,其應用“大有可為”。近年來,隨著國家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的深入開展,水下智能機器人產品開始嶄露頭角,并在海洋漁業、海洋礦業、水下作業、環境保護和軍事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如今,水下智能機器人已開始為大眾所熟知,除可在水下移動探測之外,在搭載了如視覺、感知、人工智能和自動平衡等技術后,航速、下潛深度、拍攝畫面的清晰度等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已可滿足基本水下智能操控的需求。作為2018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的重頭戲,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的舉辦為本屆展會增添了一抹活力色彩。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已連續舉辦了10屆,今年也是該項賽事首次來到青島,將為參展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水中機器人盛宴。據了解,伴隨著我國海洋科技的不斷發展,水中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在日益提高,本次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包括11個組別的比賽,幾乎涵蓋了機器人在水下可以完成的各種任務。
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落戶青島
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是目前首個也是唯一的一個由中國高校發起創立并有來自美國、英國、德國、荷蘭、澳大利亞、挪威、韓國、香港等海外高校參加的高端學科競賽。大賽以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為賽事發生背景,設立競賽項目,展開競賽活動。大賽的目標是通過競賽加速新一代智慧海洋工程與裝備技術的原始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步伐。大賽以“水中機器人”為核心競賽內容,促進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最新信息工程技術在海洋科學、海洋工程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上的發展普及和應用,具有鮮明的學科特色和技術特色。
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是新興的國際性海洋科技類專業展會,以“科技經略海洋,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按照“高端化、專業化、國際化”的原則,突出“科技引領、成果展示、技術交易”特色。因此,大賽和海科展主題和目標高度一致,相信水中機器人大賽落戶青島海科展定能進一步提高自身影響力,同時也將為海科展增添新的內容和活力,最終實現互利共贏的美好初衷。
推動水中機器人快速發展
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自2007年創辦以來,始終堅持以水中機器人為競賽主題,逐步擴大競賽規模、提高競賽水平。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不論從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方面,我國總體上還是處于技術跟跑的階段。首先是起步比較晚,技術需要積累,一個是相關配套的支撐技術和產業也落后,一些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技術我們沒有掌握。隨著國家對水下機器人的重視和投入,以及國內相關人員的不懈努力,目前這個差距也在不斷縮小。在一些新的探索性方向上,我們的起步并不晚,也做出了有特色的成果。
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也見證了我國水中機器人技術與應用的不斷發展。截止目前,大賽開設了全局視覺、自主視覺、目標抓取、水中競速、2D仿真、工程項目、水下操控、水下搜尋觀測、水面垃圾清理、創新創業和創客生存挑戰等11個組別。
尋找海洋科技領域“獨角獸”
大海神秘而變幻莫測,人類對海洋的探索也充滿了未知和風險,機器人的出現為人類探索海洋增添了許多新的可能。在國際海洋科考領域,已經有很多知名的成果出自水中機器人。未來,水中機器人將在海洋科技領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今年舉辦的第十一屆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中,最令人關注的要數面向校園創業團隊的創新創業組比賽。來自國內多所知名高校的創業團隊將同場競技,展示自己的創意和巧思,爭取專家評委的認可,接受風險投資家的點評,或許下一個“獨角獸”就在他們中間誕生。獲勝的團隊,還將獲得青島博亞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獎金。
此外,本屆水面垃圾清理比賽將是首次在自然海域中舉行。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青島作為我國著名的海濱旅游城市,擁有美麗的海岸線和景觀,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在海邊游覽。我們希望,通過比賽,能夠推動水面垃圾清理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和行業的發展,早日實現智能化的垃圾清理方案,讓青島的海岸線更潔凈,更美麗。
閃電新聞記者 記者郭靜 劉海寧 譚嘉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