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7-06 23:28:07
編者按:7月6日晚,《山東新聞聯播》新聞評論員朱文超亮相,以《創新激發動能 人才創造未來》為題進行評論,解讀山東省委省政府為何派如此高規格考察團南下學習。
此次山東省黨政代表團赴南方學習考察,規格高、規模大。閃電新聞客戶端進行了全程報道、第一時間推送。各路觀眾、網友也紛紛為山東省黨政代表團“點贊”,并分享了對這次考察的期待和看法。
網友“他山之石”:學習榜樣,大步趕上!
網友“微雪”:希望山東能夠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決心,只爭朝夕,發奮圖強,學習先進,取長補短。
網友“微風云天”:帶著問題去,帶著經驗回,山東好樣的。
如何提高創新力,深圳的作法,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曾經,因為缺少高校和科研機構資源,缺少源頭創新,是深圳最大的短板。今天的深圳,有110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每天誕生60多項國際專利,2017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9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13%,全國領先。反觀山東,我們的科研經費支出占比只有2.3%,國際專利申請量僅為廣東的5.8%。我們承認差距,但絕不能甘心落后!
在創新和人才的競爭中,山東已經沒有退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才是唯一出路。情由心生,事在人為。人,是創新最關鍵的因素。目前,全國新一輪人才爭奪戰已經打響,我們必須著力優化制度體系、社會氛圍、生態環境,把國內外頂尖人才往山東引、往山東拉, 讓更多的人才在山東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當前,山東正在建設全國首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這是我們實現趕超的重大機遇。批復已經半年,各項工作進展到底如何?是落實到了項目上?還是停留在規劃上?每個地方的干部、每個分工的部門都應該捫心自問、自我加壓。試驗區為我們有效吸納人才、資金、技術等創新要素,提供了重大平臺,我們必須用好這塊“金字招牌”, 不斷提高經濟創新力,再造山東創新發展新優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