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4-04 17:45:04
齊魯網4月4日訊 4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常務會上獲悉,第二屆山東省專利獎評審結果出爐,根據省評審委員會意見,將對60項專利給予獎勵。分別授予“一種立式控釋肥包膜流化床”等18項專利山東省專利一等獎;授予“多級自控篩分重金屬污染底泥異位治理系統”等21項專利山東省專利二等獎;授予“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機電耦合系統”等21項專利山東省專利三等獎。
經院士和相關單位推薦,本次評審共受理參評專利325項,獲獎的60項。這60個專利項目究竟有什么特點,為何能在眾多佼佼者中脫穎而出呢?據山東省知識產權局介紹,這些項目有以下特點:
高質量創新成果“十強”產業和生態環保產業占比高
獲獎專利中,屬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化工、現代高效農業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項目和傳統升級產業的項目共計57項,占比達到95%,為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提供高質量的創新成果。以解決廢棄物排放、清潔化生產為代表的生態環保項目共計8項,占比為13.3%,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
引領支撐!基礎專利或核心專利打破技術封鎖和壟斷
60項獲獎專利多是基礎專利或核心專利,如獲獎項目青島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專利“豬圓環病毒Ⅱ型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提供了一種成本低、適宜大規模生產且抗原純度高、安全性好、免疫性強的豬圓環病毒II型疫苗,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封鎖和壟斷,實現了蛋白表達和生產工藝兩項實質性的創新,提高了國內獸用生物制品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一種提高PAC改性粘土消除海洋褐潮效率的方法”專利,應用于處理有害藻華,為我國水體生態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且已應用于世界有害藻華的應急防控。
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18項專利三年利潤25億元
60項獲獎專利全部為已實施專利,2015年至今,獲得一等獎的18項專利通過自行實施,實現新增銷售額162.3億元,新增利潤25.28億元。其中,“一種硫酸鹽法蒸煮的針闊混合漿的漂白工藝”專利,以獨占許可方式在山東晨鳴紙業集團公司實施,近2年新增產值65億元、新增利潤7.95億元,且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污染,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一種適于高溫高鹽油藏堵水調剖用的堵水劑”專利,至2016年底,已增產原油價值約6.5億元,增產利潤約4.37億元,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得標準者得市場!獲獎專利轉化為技術標準
獲得一等獎的18項專利,共涉及轉化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7項、行業及地方標準16項。其中,專利“填芯管樁水泥土復合基樁及施工方法”涉及《水泥土管樁復合基礎技術規程》等國家、省(行業)標準6項,極大促進了我省樁基礎領域的技術進步,帶動全省樁工機械制造業、建材業的發展。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以“一種立式控釋肥包膜流化床”專利為依托,先后承擔、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1項,有效引領了我省緩控釋肥行業的健康發展。“得標準者得市場”,標準的強勢與專利的優勢緊密結合,對我省企業在市場化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意義重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