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3-01 22:08:03
齊魯網3月1日訊(記者 劉洋 魏波) 在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中,山東改革科技資金使用方式,從原來的直接撥付,轉變為現在的杠桿撬動,讓有限的政府資金發揮倍增效用。
盛瀚色譜技術公司,是青島嶗山區一家孵化器里的小微企業,在色譜儀制造領域,有多項技術進入了世界前三。雖然手里的專利不少,但想申請銀行貸款,卻不那么容易。
青島盛瀚色譜技術公司董事長朱新勇說,“我們這類企業真正值錢的地方,在我們的技術上。銀行所看的就是你們有沒有抵押,主要講的是一些資產,特別是一些有形的,可見的,他對你的知識產權了,包括你的專利了,包括你的這個軟實力,他不太看重。”
為了扶持這家企業,嶗山區政府以前每年都有財政科技資金的無償資助。但一年二十萬左右的資金量,對企業的幫助并不大。
青島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主任劉建志說,“用政府有限的行政資源來解決無限的市場需求,這是不可能持續的,那么如果想真正的解決這個問題,你必須用市場的手段來解決市場的問題。”
如何用政府的錢,把銀行的錢吸引到這些創業型科技企業里?山東把科技體制改革和財政體制改革結合起來,先后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和天使投資等多支引導基金,用財政資金來撬動民間投資和金融資本。在青島,除了設立藍海股權交易中心,讓科技型中小企業掛牌交易,科技部門還聯合銀行、保險、擔保、評估等機構,組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聯盟”,評估技術資產,用原來的科技扶持資金為企業買保險、做擔保,再質押給銀行,風險則由聯盟內企業按比例共擔。盛瀚公司就用這種辦法,拿到了500萬元的銀行低息貸款。
朱新勇說,“對我們這些小微企業,可以說是起了救命的作用。貸著款以后呢,我們整個業績當年大概提升了50%。”
去年一年,青島只花了300萬財政科技資金,就幫助43家創新型企業融資1.5個億。
青島市科技局副局長吳緒永說,“在財政科技資金使用上呢,我們堅持變相馬為賽馬,現在政府負責制定比賽規則,跑道就是市場,好壞由市場來評判。”
現在,在山東財政的科技資金里,杠桿性資金已經超過了三成,原來單一的無償資助,正在向普惠性引導、股權投資、風險補償和貸款貼息等多種方式轉變,每年撬動的社會資本有350多億元,是政府投入資金的近20倍。
山東省科技廳規劃財務處處長潘軍說,“我們已不再直接管理具體項目,而是騰出時間和經歷,更多的從戰略規劃、政策環境和創新服務等方面去謀劃,這種方式的轉變使政府科技資金杠桿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帶動了創新型企業的快速增長。去年山東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提高了7.8個百分點,全省整體研發經費在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提高到2.33%。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