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2-07-17 18:20:07
激活創新第一動力
——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札記(中)
中航發磁性材料產業園項目打破壟斷,萬華聚氨酯產業鏈一體化項目占領行業“制高點”,威高普瑞新型預灌封項目站在醫療領域最前沿……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所到之處,處處涌動著創新活力。這給我們帶來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關鍵要靠創新,必須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活第一動力,以創新引領發展、塑造優勢。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這是光威集團董事長陳亮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從做魚竿到進軍碳纖維,位于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光威集團花了15年的時間,實現高端碳纖維自主保障。“一條生產線有4萬多個零部件,會遇到2000多個問題,每一個都要一一突破。”陳亮說,秉持“必須把碳纖維搞出來”的信念和使命,企業每年的研發投入占比都在10%以上,碳纖維的研發投入占比更是達到15%。
數據顯示,今年省級重點項目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領域高端產業項目有1001個,其中205個項目由核心技術攻關、重大創新成果孵化而成,工藝技術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7月14日,俯瞰驕陽下的萬華煙臺工業園,一個個大型反應器、反應塔、冷卻塔,成排林立,好不壯觀。作為全省首個百萬噸乙烯工程,萬華聚氨酯產業鏈一體化項目今年6月全面竣工達產,支撐萬華煙臺工業園成為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優勢的聚氨酯制造基地。
“我們始終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秉承自主創新的理念,持續打造企業成長核心競爭力,已攻克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化工新材料核心制造技術。”萬華化學集團董事長廖增太介紹,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的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烴(乙烯二期)項目,將重點突破高端差異化聚烯烴技術瓶頸,填補國內聚烯烴彈性體產業空白。
近年來,山東不斷優化創新驅動發展環境,支持企業科技創新。“2019年以來,山東省級財政每年安排科技創新專項資金120億元以上,今年達到145億元,用于引領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創新任務和重點創新項目。”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說。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級財政投入969億元支持新舊動能轉換,突出支持科技創新和重點項目建設。
我省還在全國率先以規范性文件推行揭榜制,面向全球公開“張榜”,重點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觀摩中,省科技廳廳長唐波注意到,這次觀摩的以萬華化學集團等為代表的眾多企業,承擔了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工程項目,在“揭榜掛帥”制度的引領和支持下,諸多創新成果取得突破,引領行業發展。
當前,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加強數字變革創新,是催生新動能、增創新優勢的關鍵之舉。這次觀摩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各類新老產業通過數字賦能,催生出強大新動力,煥發出無限新活力。
傳統服裝設計,往往是單個品牌獨自設計,很難實現資源整合和互通共享。而在迪尚集團云設計中心,海內外3000余名設計師實現了跨國界、跨地域的多方在線協作和二次設計,用新模式創造新價值。受益于數字化轉型,迪尚的新產品研發周期縮短三分之二。
在疫情不利環境下,近兩年迪尚集團的全球銷售收入卻連續增長15%以上。為何會有如此亮眼的表現?迪尚集團董事長朱立華解釋,企業逆勢增長的關鍵,就在于打造了國內首個紡織服裝垂直生態供應鏈平臺,通過工業互聯網整體賦能和驅動,將云設計中心、面輔料平臺、柔性制造基地和智能消費應用平臺串聯起來,打通了從服裝設計、面輔料資源協同、成衣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節點,實現了服裝全生命周期的快速反應,更靈活地把握市場趨勢。
紡織服裝產業“老樹發新枝”,制造業也不甘示弱。位于青島高新區的海克斯康智慧產業園項目,企業車間內一塊展板引起記者的注意:全球范圍內,每年95%的汽車制造、90%的飛機制造、80%的骨科植入物制造、75%的智能手機制造,采用了企業先進的制造技術。
工控軟件是制造業的短板。做精密檢測設備出身的海克斯康,致力于工業軟件的國產轉化。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華區執行總裁郝健說,企業依托完整的智能制造生態系統,以科技創新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持續為山東“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中小企業賦能,有效提升了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青島深入實施“工賦青島”行動,滾動推進500個以上技術改造項目,重點推動年度1000個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煙臺致力于建設山東5G網絡示范區、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園,培育橙色云等本土工業互聯網平臺;威海先后出臺支持集成電路、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新產業新模式發展政策,推動互聯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觀摩中,大家表示,青島、煙臺、威海三市的數字賦能行動,不斷引領骨干優勢產業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突破,成為山東深入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生動縮影。
創新發展,時不我待。“我們已明確實施‘9+N’制造業集聚培育工程,培育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清潔能源等九大產業,培育壯大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N個前沿性產業,打造創新策源地,持續提升產業能級。”煙臺市市長鄭德雁說,煙臺將堅持把創新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力之源,以這次觀摩為動力,鼓足干勁、加壓奮進,全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努力在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當表率。
(大眾日報記者 劉兵 趙洪杰 李子路 楊秀萍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