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0日訊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國有大型企業要發揮主力軍作用。”12月10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山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山東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的省屬制造業企業有547戶。根據省屬企業財務快報,25戶省屬企業11月末資產總額41961.7億元,同比增長10.4%;1-11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8883億元、利潤總額883.7億元,凈利潤61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2%、41.7%、43.3%。其中:山東重工、山鋼集團、華魯集團等重點制造業企業資產總額10289億元,同比增長19.4%;1-11月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004億元、利潤總額401億元,凈利潤30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2%、29%、25%。
發布會上,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斌詳細介紹了山東省屬企業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具體工作。
突出規劃引領,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方向。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圍繞山東八大發展戰略,積極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加快國有資本布局戰略性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向“十強”產業集聚,重點布局制造業高端領域和關鍵環節,三年來共有65個制造業項目入選省重大、重點和優選項目庫,總投資1337億元,林德液壓產業園等多個項目已落地見效。培育壯大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華魯恒升、福瑞達等9戶制造業企業成為山東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浪潮集團、濰柴動力等14戶企業成為山東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帶動山東省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化工、醫療器械等形成產業集群。
堅持創新驅動,持續強化高質量發展支撐。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立研發投入剛性約束機制,山東要求省屬工業企業從2020年起,連續三年研發投入年均增幅不低于10%。今年1-11月,重點省屬制造業企業已投入研發經費199.58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32%。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形成了一批填補國內空白的高端科技成果,高端服務器、大功率高速發動機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浪潮集團高端容錯計算機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濰柴動力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浪潮集團近兩年累計申請專利3897項,服務器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三,AI服務器市場占有率保持全球首位;濰柴動力推出全球首款突破50%熱效率的商業化柴油機,牽頭承建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華魯集團抗老年癡呆創新藥物即將進入臨床,有望成為全球首個在此靶點突破的新藥。
持續深化改革,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山東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截至10月底整體任務完成占比達85%,在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上半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改革任務評估中列A級第一位。山東重工與中國重汽等企業聯合重組,重卡、發動機、重型變速箱銷量均躍居全球第一。中國寶武與山鋼集團重組順利推進,助力山東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省屬制造業企業實施混改和資產證券化,今年新風光電子首發上市、中國重汽等5戶公司實施再融資,從證券市場募集資金202億元,目前省屬企業在制造業領域的控股上市公司已有23戶,資產總額達到了8609億元,華魯集團的主業資產99%實現資產證券化。三項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全面實現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員績效考核全覆蓋,管理人員薪酬結構中績效薪酬占比超過60%,山東重工在集團層面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有效激發了企業活力。
完善政策支持,大力優化高質量發展環境。實施授權放權事項清單化管理,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共下放權力31項。在全國率先制定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履職行為容錯免責清單,明確24條容錯情形。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出臺了鼓勵省屬企業實施科技創新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六條措施、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支持科技創新的十條激勵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考核評價、容錯免責等方面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對省屬企業研發費用支出在考核時全額視同利潤,對承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科研團隊實行工資總額單列。省屬企業搶抓政策機遇,大力推進創新型企業建設,目前擁有42個國家級研發平臺、30個院士工作站、19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0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5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246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自主培養工程院院士1人,柔性引進和合作院士56人、國家級人才工程專家85人、長江學者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