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7日訊 “2021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 第七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將于9月27日至28日在山東曲阜舉辦。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程守田,省教育廳副廳長孫曉筠,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付俊海,省衛健委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莊嚴,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副主任劉廷善介紹節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的問題。
發布會上,記者提到,每年的祭孔大典都會吸引全球華人關注,上屆國際孔子文化節期間,更是啟動了線上祭孔大典,影響力、覆蓋面更大了。那么,今年的國際孔子文化節和祭孔大典籌備情況如何,有什么新的變化?對此,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付俊海作出回答。
付俊海表示,綿延2000余年的祭孔活動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獨特的文化現象,被稱為“國之大典”,蘊涵著重要的文化信息和時代價值。祭孔大典作為在華夏文化和禮樂文明中占據重要位置,感染力和影響力都很強的核心活動,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文化國際傳播力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全球華人和國際友人普遍關注的文化盛事。
山東省委省政府對祭孔大典高度重視。廣泛聽取專家和群眾的意見建議,組建聯合導演組,邀請儒學大家、央視導演、節慶策劃等專家擔任顧問和導演,以專業團隊、專業視角、專業境界,打磨方案,完善細節,力求祭孔大典的感染力、影響力、傳播力有明顯增加。新的變化和提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全面增強參祭人員儀式感、沉浸感。在祭孔禮制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對儀程再優化再提升,對誦讀、樂舞告祭等儀程進行了梳理、充實、升華,建立起了樂、頌、舞3個篇章的祭孔架構。
參與更具廣泛性。今年的全球云祭孔,將聯系海內外40余家孔廟、儒學機構參與,還將推出手機網絡平臺,大家在手機上可以直接向孔子敬獻花籃表達對孔子的尊崇和禮敬。現場有勞動模范、抗疫英雄、優秀教師等時代楷模人物,有各級領導、專家院士、港澳臺同胞、孔氏后裔和社會各界代表,有駐華使節和國際機構代表,有來自五大洲的70多名海外留學生和100多位華人華僑代表,拓展了參祭人員的代表性和覆蓋面。
傳播形式更新穎。結合山東衛視電視直播、孔子網等多家網絡媒體直播、全媒體宣傳推廣,推出全球“云祭孔”活動。面向華僑、海外留學生及外國留學生,征集“我心中的孔子”微視頻,將征集的微視頻進行精編,并在祭孔直播時呈現。征集“拱手有禮”抖音、快手、微博隨手拍作品,普及拱手禮及日常禮儀知識。國內最大音頻平臺喜馬拉雅擬參與手機網絡祭孔。中宣部“國家文化記憶和傳承” 世界遺產記錄傳播項目派攝制組專程赴祭孔大典取景拍攝。屆時還有10多家海外媒體記者、100多名國內媒體記者參加祭孔大典的宣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