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4日訊 2月4日上午,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山東會堂舉行,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甲天作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疫情就是命令,司法必須擔當。張甲天介紹,2020年山東法院及時出臺服務保障疫情防控的10項措施,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十大典型案例,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對哄抬物價、造謠傳謠、制假售假的93名被告人,依法予以懲處,維護良好社會秩序和市場秩序。對拒不配合防疫檢查、毆打防疫人員、妨害傳染病防治的44名被告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用法治力量保護負重前行的“最美逆行者”。全員做好防疫工作,組織2.2萬名干警深入社區參與防控,在戰疫一線彰顯政治擔當。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深刻改變了司法理念和辦案模式。全省法院健全完善“一網通辦”的訴訟服務體系,便利當事人遠程網上立案、調解、參與訴訟、領取案款等,克服疫情對審判執行工作帶來的嚴重不利影響。網上立案208.2萬件,20%的立案登記在8小時工作時間以外完成,實現了由原來大廳叫號排隊立案向足不出戶在線立案的轉變。完成電子送達430.4萬次,送達用時由原來平均15天轉變為一鍵送達,網上委托鑒定5.3萬件,鑒定周期同比縮短30天,長期制約審判效率的送達、鑒定兩大難題得到明顯緩解。網上發放執行款449.2億元,網上開庭審理案件7.3萬件,實現了“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
張甲天介紹,疫情無情法有情,山東全省法院大力倡導“同舟共濟抗疫情,互諒互讓解糾紛”,依法引導當事人協商和解、共渡難關,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法治氛圍。48.1萬件民商事案件以調解或撤訴方式結案,占一審結案總數的49.4%。制定建設工程、房屋租賃、勞動爭議等裁判指引,積極回應疫情期間合同履行、違約責任等法律問題,妥善審理金融借款、房屋買賣、物業服務等糾紛,審結相關案件23.8萬件,同比上升18.7%,準確適用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原則,引導市場主體在法治軌道上解決紛爭。威海鴻宇醫療器械公司處于破產階段,鑒于疫情形勢日趨嚴重,2020年1月27日,威海經濟開發區法院緊急許可該公司恢復生產,口罩日產能從2.4萬件增至10萬件,既順利完成省級應急物資緊急調撥任務,又使7家關聯企業合并重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