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4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扛牢糧食安全責任 做大做強糧食產業”有關情況。發布會上,就今年以來疫情防控、病蟲害多發的復雜形勢,山東省是如何取得夏糧豐收等問題,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魯波回答了記者提問。
魯波表示,山東今年夏糧生產的確遇到了疫情防控、小麥條銹病大發生、倒春寒等前所未有的復雜形勢,給糧食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壓力。山東堅定扛起農業大省責任,采取硬核措施,打贏了夏糧生產這場硬仗,取得了單產、總產雙創歷史新高的可喜成績,為全國糧食安全做出了山東貢獻。今年山東夏糧生產取得這樣好的成績來之不易,總的看,主要做到了“三個到位”。
農資服務到位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受涉農企業停工停產、交通運輸中斷等影響,早春麥田管理一度面臨著農資短缺、人員不到位等問題。為做好農業穩產保供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印發了《關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春季農業生產物資運輸保障服務的緊急通知》《關于加快全省企業和項目建設復工復產的若干措施》《關于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業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等,省農業農村廳成立8個由廳領導帶隊的春季農業生產指導組開展巡回督導指導,深入化肥、農藥、種子生產企業,采取“一對一”重點幫扶,切實解決農資運輸的“堵點”、企業生產遇到的“難點”問題,有力保障了春季農資需求,確保了不誤農事。
技術指導到位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的要求,加大優良品種和關鍵技術推廣力度,強化技術指導和服務。先后制定印發了《2020年全省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關于開展春季小麥苗情考察和加強麥田管理技術指導的通知》,成立省級小麥專家指導組,克服疫情影響,采用線上、線下等方式,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組織開展了“奪夏糧豐收百日攻堅行動”和科技下鄉活動,動員廣大干部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農民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全省累計組織52萬名各級農業技術人員指導農民580萬人次。大力推廣優良品和先進技術,小麥單產大幅提高。今年我省小麥單產創造了三個全國紀錄。6月11日,在泰安肥城市“山農糯麥1號”實打畝產694.96公斤,創全國特色營養小麥單產最高紀錄;6月16日,在濰坊壽光市“濟麥44”實打畝產766.62公斤,創全國強筋小麥單產紀錄;6月17日,在淄博市臨淄區“山農28號”實打畝產856.9公斤,再次刷新全國冬小麥單產紀錄。
防災減災到位
針對春季極端天氣和“倒春寒”影響,及早細化完善應急預案和方案,加強值班值守,先后下發5次應對緊急通知,科學指導抗災救災,努力減輕災害損失。特別是針對今年小麥條銹病偏重發生趨勢,先后印發了《關于切實抓好2020年農業重大病蟲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小麥重大病蟲防控指導工作的通知》《關于印發山東省2020年小麥重大病蟲防控技術意見的通知》。全省上下早預警、早謀劃,全民動員、硬核出擊,開展統防統治、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累計投入防治資金5.92億元、人力200多萬人次、防控機械220萬臺(套),防控面積7400萬畝次,有效遏制了小麥條銹病蔓延和危害,全面打贏了小麥條銹病阻擊戰,為夏糧豐收贏得了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