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3-07 00:20:03
齊魯網3月7日訊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抓扶貧開發,要緊緊扭住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任務、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這個基本保障、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這個治本之策,突出重點,上下聯動,綜合施策。牢記總書記囑托,山東拿出真招實招,向最難處聚焦聚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菏澤市東明縣焦園鄉,黃河灘區四號村臺吹沙淤筑任務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六條抽沙船開足馬力,每天抽沙量達到10000多立方米。
菏澤市東明縣焦園鄉四號村臺技術負責人王洪濤介紹說:“這個村臺,等于是在700畝的土地上,平均抬高5.5米,總吹沙量233萬立方米,計劃本月18日將全面完成吹沙任務。”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指出,要把脫貧攻堅戰打好打贏。
牢記總書記囑托,山東緊盯“黃河灘”、聚焦“沂蒙山”、鎖定“老病殘”,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為讓黃河灘區60萬群眾穩定脫貧,2017年,山東規劃投資260億元,通過外遷安置、就地就近筑村臺、筑堤保護等五種方式,計劃三年內完成黃河灘區脫貧遷建。
在全省就地就近淤筑的28個村臺中,東明縣就占了24個,總投資100多億,計劃安置12萬灘區群眾。
菏澤市東明縣委副書記季士峰表示:“灘區這148個自然村,要整合到24個大村臺上去,村臺建成之后,社區配套一應俱全,生產生活非常方便,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把這一為民工程做實做好。”
為保障灘區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山東編制完成26個灘區遷建專項方案,計劃三年籌資65億元,統籌支持灘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重大項目建設。同時分年度把28個新建村臺納入美麗村居建設省級試點,給予資金支持。
扶貧開發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深度貧困地區成為堅中之堅。
2018年,山東17.2萬貧困人口中,近60%分布在菏澤和臨沂。為此,山東將菏澤、臨沂兩市,以及全省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市、區)等重點區域和黃河灘區作為深度貧困區域,在產業就業、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12個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26項政策措施。2018年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4%安排到菏澤、臨沂,61%安排到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
山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張妍華表示,五級書記抓、黨政一齊上、社會全動員,緊盯“黃河灘”,聚焦“沂蒙山”,鎖定“老病殘”,持續加大投入,細化政策供給,強化駐村幫扶,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向深度貧困地區攻堅發力,山東堅持開發式扶貧和保障性扶貧并重,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臨沂市以縣、鄉兩級為主體,整合扶貧資金20多億元,建設扶貧產業項目3000多個,項目經營方每年拿出不低于扶貧投入資金的10%用于貧困戶分紅。同時,貧困戶也可以參與經營。
沂南縣孫祖鎮代莊村貧困戶季懷忠,不需抵押、不找擔保、財政貼息,從山東省推出的“富民生產貸”項目中輕松貸款5萬元,經營了兩個蔬菜大棚,由此脫貧。
臨沂市沂南縣孫祖鎮代莊村村民季懷忠對記者說:“收益很可觀,價格現在很好,有時候兩塊來錢,有時候三塊來錢,這一棚一年收益下來的話一年純利潤在六萬來塊錢上。”
脫貧攻堅還要在“接續、鞏固”上下功夫,為保障脫貧的貧困戶不再返貧,今年,德州市臨邑縣建立了三級返貧預警機制。
德州市臨邑縣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崔風剛說:“我們按照當年的返貧線,匡算納入返貧預警的貧困人群,實行紅黃藍三級預警,一級預警以幫為主,一戶多策給予幫扶,二級預警以扶為主,提供就業崗位,拓展收入來源。三級預警以引為主,引導教育,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每季度對易返貧人口進行依次等級評定。”
2016年以來,山東累計實施特色“種養加”和旅游、電商、光伏等扶貧項目1.8萬多個,三年累計減貧251.6萬,基本完成脫貧任務。今年起,山東將重點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融合文章,確保2020年全面完成脫貧任務,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奠定堅實基礎。
閃電新聞記者 李化成 宋京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