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2-15 01:48:02
齊魯網2月15日訊 “政府工作報告對保障民生工程作出了詳細部署,所關注關切的都是觸動老百姓心坎的問題,聽得人心里暖暖的,很是振奮人心。”14日下午,在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臨沂代表團分組討論現場,省人大代表李云龍在接受閃電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回去之后一定把報告精神傳達好、貫徹好、落實好,帶領村里的黨員群眾實現更好的發展。
李云龍是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人大代表,他告訴記者,通過日常看到、聽到、想到的,感受到當前加快農村土地經營權改革非常的緊迫,這也是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普遍性問題。在李云龍看來,農村想要實現發展,農民實現致富,當前形勢下改革的重點應該是處理好人地關系,理清理順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者的關系,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才能實現農業農村更好發展。
李云龍理建議,首先要加強鄉村人才隊伍建設,鼓勵有志于支持鄉村規劃、建設發展的專業人才扎根基層,加大對農業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創新創業人才的教育培訓和扶持。其次要是加大對農村建設產業發展的資金保障和支持;再者要建立健全政策引導機制、風范防范機制、服務指導機制、糾紛調解機制,確保土地有序流轉,推動規模經營穩步發展,進一步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切實讓更廣闊的農村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并發揮好功能作用,全面釋放農村土地的市場價值,加快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李云龍表示,這些建議是結合近年來的經驗得出,“村里的年輕人都不愿種地受累,空心村宅基地閑置嚴重,大量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村內規劃不合理,造成了土地浪費。”李云龍告訴記者,前幾年,面對著城市土地價格一路飆升,眼看著村內土地不能有效利用,自己很是著急。
為了解決問題,李云龍利用土地雙掛鉤政策,帶領村黨員干部進行整村搬遷改造,拆掉原舊村,建成了新社區,消除了空心村宅基地閑置和規劃不合理問題,在土地規模經營方面開動腦筋,流轉土地發展生態農場等方式,讓閑置土地成了生財寶地。
李云龍介紹,近年來,社區通過入股、招引。盤活土地資源、專項資金使用等方式,先后流轉土地200畝。發展了中石化加油站、百果采摘園等10項增收項目,形成了“多流匯集”的增收模式,帶動了村增收戶脫貧。“可以說,土地的集中經營、集約利用,在廟官莊村的實踐是可行有效的。”李云龍說,老百姓嘗到了甜頭,不僅很滿意,而且很支持。現如今,很多外出務工的青年,也都回到村里經營土地自主創業。
李云龍告訴記者,下一步廟官莊社區將著力推進整個社區的土地流轉、多元經營、配套服務等工作,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快實現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現代化。讓農業成為能賺錢的行業,讓農民有利可圖,帶動更多的群眾通過土地改革走共同富裕之路,切實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
閃電新聞記者 李俠 廖亮 劉暢 陳洋 王安琪 丁振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