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1-11 10:59:01
齊魯網1月11日訊 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王貞軍,省大數據局副局長顧衛東,省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處二級調研員謝鵬飛,介紹山東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情況。
山東各級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盯《山東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統籌一片云、規范兩張網,實現了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打破信息孤島、拔掉數據煙囪,基本完成全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既定目標。
統籌全省電子政務云建設。圍繞“統籌一片云”,進一步修訂云服務目錄、明確責任邊界、提升云服務層級、提高云資源利用率,積極構建“1+N”的“數字政府”統一云平臺,形成“1”個全省政務云、“N”個市政務云節點的總體架構。一是建設省統一電子政務云平臺。加大省級公共服務云資源投入,新建省級行政服務云。公共服務云完成資源擴容,累計投入物理服務器和存儲空間總容量分別同比增長55%、65%;行政服務云去年11月份完成平臺部署和出口接入等工作,可承載系統容量能夠充分滿足業務系統遷移要求;云服務層級從基礎設施服務為主向平臺服務、軟件服務轉型,有效提升云服務水平。二是歸并整合市級以下政務云。制定全省政務云整合計劃,科學組織全省政務云布局優化調整,嚴格限制新建或租用規劃以外的政務云平臺,組織關停市以下云平臺,對各市市級政務云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三是有序組織信息系統上云。目前65家省直單位信息系統已經遷移上云,共上云系統1256個,各市基本完成市級及以下部門信息系統上云遷移工作,實現“應上盡上”,上云系統約5000個,同步關停全省“僵尸”系統、“影子”系統526個。對一些業務專業性強、安全要求高、確需內部管理運維的省直單位,先開放接口數據共享,逐步實現遷移和升級到統一云平臺。
統一構建電子政務網絡。按照“規范兩張網”要求,進一步優化電子政務網絡結構,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建設電子政務外網。搭建完成全省統一的省、市、縣、鄉四級覆蓋的電子政務外網,省市帶寬可達萬兆、市縣帶寬達到千兆,網絡節點全部采取雙設備、雙鏈路;依托外網公共服務域,建設互聯網統一出口平臺,做到互聯網訪問“可管可控”;通過建設省電子政務外網邊界接入平臺,在互聯網、公共服務域、行政服務域之間實現數據安全、可靠、實時交互,滿足了“互聯網+政務服務”和“數字政府”對網絡環境的需求。二是加快政務內網建設。建成政務內網省政府網絡結點,實現與政務內網國家平臺的連接;堅持應用和網絡建設同步推進,有序組織41家省政府部門機關內網建設,加快推動部門涉密網絡和涉密業務系統向政務內網遷移。三是推動全省各級各部門專網整合。對省級原有79條專網專線(含國家部署專網)和市級專線進行摸底,逐一明確關停、遷移、對接標準。截至去年底,累計整合省直部門專網35條,市級及以下專網280條,有效解決了“專網林立”問題。
推進通用系統整合。整合各級部門分散設置的政務APP、視頻監控、電子郵件等基礎通用系統,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提高業務互通能力和資源使用效率。一是開展全省政務類APP規范提升,關停各類APP(含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微博等)36個,歸并功能160余項。建成“愛山東”統一政務APP,接入社保醫保、交通服務、違章處理等658項與公眾服務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推動非涉密辦公業務的移動應用,建設并部署全省統一的移動辦公服務平臺“山東通”,為全省政府內部移動辦公、移動簽批、信息互通提供保障。二是按照“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原則,統籌省級“雪亮工程”建設任務,整合利用天網、應急、城管等平臺,建設省視頻監控共享平臺。截至去年底,實現各市政務服務、交通運輸、生態環境、教育醫療等視頻平臺與省共享平臺全對接,有力促進圖像數據集成應用。三是完成“山東公務郵”部署,全省注冊用戶65萬個,同步關停省直部門和各市及以下部門自有郵件系統80余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