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7-08 16:26:07
齊魯網7月8日南京訊 7月8日下午,山東黨政代表團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學習考察,聽取研究院作為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以開放、激勵的創新機制,將研發作為產業,將技術作為商品,以市場化手段推動產業關鍵技術研發與轉化,服務企業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為江蘇省產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等有關情況介紹。
找差距、探原因、謀未來。這幾天,從廣東到浙江再到江蘇,“坐不住”的山東干部“豁出去”了。上午結束了在蘇州的學習考察,他們又趕到位于南京的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考察。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JITRI)成立于2013年12月,定位于科學到技術轉化的關鍵環節,著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為產業發展持續提供技術。
短短4年時間,研究院專業研究所達40家,其中,加盟專業研究所23家,新建專業研究所17家。涵蓋先進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制造、能源環保等領域,而這些都是江蘇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和產業集群。數據顯示,研究院各類研發人員合計超過6000人,年均技術轉化超1000項,衍生孵化企業超過100家,帶動科技投入100億元,實現研發產業產值200多億元。
談到研發機構設立與運行機制,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介紹說,建設方式可以總結為“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團隊為主”,運行機制上團隊控股的輕資產運營公司?!拔艺J為,研發機構和研發成果的所有權歸屬研發人員?!眲c說。
圍繞“研發作為產業、技術作為商品”開展的許多機制變革,靈活而又高效,令代表團成員嘆為觀止。
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年研發經費總額約20億元。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解釋說,產業升級需要不斷創新技術。在他看來,江蘇最緊缺的“商品”就是產業升級轉型所需要的“核心關鍵技術”。研究院一批顛覆性、前瞻性技術完成成果轉化。比如,針對中國人群冠心病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問題,引進心臟節律管理領域巔峰科技“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將避免80%冠心病患者過早死亡。
其實,科技成果的“死亡”更可怕??萍汲晒绻麩o法有效地商品化、產業化,導致科技成果與產業化發展之間出現斷層,被稱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現象。創新體制加速成果轉化,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用實踐證明如何跨越創新“死亡之谷”。
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田”正“播種”著未來,對山東發展有著很多研究、借鑒意義。
偌大的半圓形的展廳,代表團邊走邊看邊記錄。藍光LED技術3D創意筆、疲勞駕駛預警系統、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等等,大家看到了案例,更看到了差距。
承認差距,但絕不甘心差距。變革科技管理機制、打造政府和市場雙引擎、整合全球創新資源,如何攻堅克難、自我革新,山東黨政代表團成員都在思索著“答案”……
閃電新聞記者 董光強 張偉 王安琪 南京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